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陛下。”

    红薯这个东西但凡和刘邦亲近一些的朝臣都知道,刘邦本人甚至早就吃过,让罗珠选在这个时候当着各诸侯王的面提出来,当然是有意为之,带着几分炫耀之意。

    果然,一听有亩产三十石的作物,除了熟知内情的几个人,其他人都呆住了。

    “亩产三十石?当真世上还有此神物?”将信将疑者有之。

    “我听闽越之地稻种两熟,一年也不过亩产五六石,三十石的作物简直闻所未闻。”怀疑者有之。

    “罗珠,这可是在大殿之上,陛下面前,不可妄言!”义正词严训斥者有之。

    “罗公为人素来谨慎,从不妄言,既然罗公说有此等神物,必是真的。”相信者亦有之。

    大殿之下众人议论纷纷。

    刘邦听着众人的议论,咳嗽了一下,道:“罗珠,此话当真?”

    罗珠躬身回答道;“回禀陛下,确有此事。前日临武侯收获红薯之时,臣也在场,两分地六石红薯,不差分毫,此事萧丞相留侯和临武侯也知情。”

    刘邦心知肚明,却故意转向萧何:“丞相可知此事?”

    这本就是刘邦和萧何计划好的一环,自然丝毫不觉意外,上前答道:“确有此事。此薯既可生食亦可烹熟而食,甚为饱腹,若能推而广之,可保我大汉从此再无饥荒,”

    萧何为人素来严谨,他既然开口证实此事,说明这事肯定是真的。

    人群顿时沸腾了起来,不知道是谁高喊了一句“皇恩浩荡,天佑大汉”,然后所有的人都一齐喊了起来。

    “皇恩浩荡,天佑大汉!”

    群臣激动不已,喊声直冲云霄。

    宝座之上,刘邦眯着眼睛看着这一幕,内心甚为满意。

    要的就是这效果!

    许久,群臣才在刘邦的示意安静下来,太子刘盈复上前,躬身道:“父皇,儿臣亦有一物献上。”

    如果说罗珠献红薯算是刘邦有意为之,刘盈此刻的举动则颇让刘邦感到诧异。

    “太子所献何物?”

    太子这才小心翼翼地从袖中取出一只精致的小木盒双手呈上。

    刘邦颔首示意,便有一小黄门上前,将刘盈手中的小木盒取了过来,转呈于案上。

    有近侍上前,打开木盒,刘邦原本懒洋洋的神色,在瞧见木盒中的东西时,不由一愣,然后抖着手拿了出来,才翻了两页,脸上的神色转为大喜,继而迸发出畅意的大笑。

    “好!甚好!太子有心了。”

    众人以为这又是提前安排好的表演天家父慈子孝那一套戏法,都没有在意,直到听见刘邦那发出发自内心的大笑声,众人才抬起眼睛朝上看去。

    然而高台之上,众人只瞧见刘邦手中拿着一个薄薄的十分奇怪的东西,看不太真切。

    刘邦却已自念了出来。

    “汉皇以亭长,为县送徒骊山岗,徒多道亡,自度比至,皆亡之……汉皇醉,曰:‘壮士行何畏!’,乃前拔剑击斩蛇,蛇遂分为两,径开。”

    “行数里,醉因卧。后人来至蛇所,有一老妪夜哭……妪曰:‘吾子皇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为赤帝子斩之,故哭。’……”【以上两段摘抄自《史记·高祖本纪》】

    众人听得入迷,方知是一种和竹简功用类似的叫书的东西,却又与平日所用竹简大为相异,心中十分好奇,想问又不敢问,纷纷挤眉弄眼,互打眼色询问,却又不好开口打扰刘邦,内心也是崩溃的。

    刘邦念了半天,终于反应过来,咳嗽两声,掩饰自己的失态,赞道:“好啊!这书写得甚妙!书写得妙,书也做得妙!该赏!”

    第一次被父皇这么明白地表示赞扬,刘盈高兴极了,兴奋得脸颊通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