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孙承宗来到西安以后,又办了一张报纸。与京城周报不同的是,这张报纸叫西安日报。     西安日报发行范围主要是在西安城里。报纸一问世,立即引起读书人的极大兴趣。     报纸包含的信息量太大了,有发生在西安和国各地的新鲜事,有时事评论,有连载,还有广告。而报纸文字都是基本都是白话文,更加方便,方便传播。     百姓们更关心哪里发生了什么新鲜事,给茶余饭后增加谈资,而读书人包括士绅更加关心时事评论,但几乎所有人,都对连载感兴趣,因为连载的射雕英雄传真是太吸引人了,塑造的人物如郭靖、黄蓉,包括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都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人物。     而打年前开始,人们被报纸上登的一则“芙蓉书院招生简章”吸引了注意力,而且很快就引起了轰动。     不同的人对于这份招生简章有不同的见解,当然也有不同的兴趣。     陕西文风不盛的原因大概有三条,一条是穷,一条是没有好书院,一条是缺乏好老师。     芙蓉书院的建立,一下子就解决了所有这些问题。     穷?不要紧,学费免不说,食宿还免费;     书院好不好?当然好了,建在曲江池边,风景幽雅,正适合读书,而且还建了教学楼、食堂、宿舍、图书馆,床铺都是新的,这样的书院硬件条件那是真没说的;     老师?更不用说了,洪大宝、洪二宝没听说过,但据说洗涤用品都是他俩研究出来的,学问应该差不了。其他人像王兴、李楠、焦竑、孙承宗、徐光启,两个状元,三个帝师,一个前巡抚,一个泰州学派大家,别说在陕西了,就是在国,那也是数得着的。     而且,那些已经取得童生、秀才、举人功名的,没有一个不想往上走,但是每科会试,省只有一二个进士中第。现在有名闻天下的名士指导,又有一个探讨学问、磨勘文章的好环境,说不定三年以后,咱也有可能中进士。     再不济,就算考不上进士,以可以很容易地进入陕西官场。因为山长可是王兴啊,那是川陕总督,听说三品以下官员,他就有资格任命,只需靠上他,前途应该就不用担心了。     这是从仕途角度考虑的。     也有从学一门技能谋生想法的。     从书院开设的课程来看,只听说过文史哲,却没有听说过数学、物理、化学和经济,这是什么东东?大家不理解,但洪家兄弟是教物理和化学的,从他们能制造出洗涤用品这一条,就能判断出,这些课程应该跟实用技能有关。     艺不压身,多学一项技能应该也不错。不能当官,咱以后可以做生意呀,日化用品厂那可是非常赚钱的啊。     总之吧,读书人看到这份招生简章就没有不动心的。     正月二十,衙门开印,王兴忙了起来,孙承宗、徐光启、洪家兄弟都有事做,书院招生工作,王兴就部交给了焦竑和李楠这两个大闲人。     二十二日,是书院报名的日子。王兴忙了一上午公务,临近中午的时候,王兴叫过周至“去书院看看,有人报名吗?”     周至笑着答道“老爷,我早就派人去看了,报名的人乌泱乌泱的,海了去了,把两位老爷子忙得连口水都喝不上。”     “哦?人这么多?难道西安的读书人都来报名了?”王兴问道。     “老爷,我看不光是西安的,怕是邻县的也都来了。要知道您可是山长啊,哪个不想跟您沾上点关系?”周至拍马屁道。     “你特么以为都跟你们父子一样啊?读书人是非常清高的好不好?对于你这种想法,我只能呵呵了。”王兴腹诽道。     不过,他也承认,周至的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有些人大概真有这么个想法。     “走,叫上李逢时,看看去。”王兴道。     三人来到芙蓉苑门口,在报名处确实看到好多人,人山人海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