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李大炮的抗战岁月正文卷第三九九章跨越第一道河谷五月十五日晨,缅北的天空上依旧彤云密布,沉沉地阴得可怕。     “哗啦……哗啦……”     河谷中的洪流依旧在汹涌着、翻卷着、狂野地奔腾着。     “对岸的兄弟们……”     高亢的喊话声在河谷中回荡,成了两岸部队的联络方式,“对岸的兄弟们……团长准备架桥……团长准备架桥……让你们准备一些藤条和木头……让你们准备藤条和木头……”     “收到……收到……”     随即,对岸响起了高亢的回复声,“我们马上就去准备……我们马上就去准备……     喊声嘎然而止,通讯结束,随即,各部匆匆行动起来,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架桥工作。     架桥大致有三方面的工作:第一,选择合适的地点;第二,准备所需的材料;第三,攻克具体施工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当然,这个顺序并非一尘不变,如果人手充裕,这三方面自然可以同时进行!     六十六团自然不缺人手,所以,李四维一声令下,各部便分头行动起来。     左岸,一连和二连的将士在莽莽的密林中搜集着藤条,三连的将士在营地里用藤条和背包绳编织着缆绳,特勤连的将士在沿着河谷寻找合适的架桥地点,直属连的将士在靠近河谷底部的密林里砍伐树木。     与此同时,右岸的各部将士也纷纷出动,搜集藤条藤条、砍伐树木。     一时间,千百年来人迹罕至的古老河谷彻底沸腾了。     “这个地方,”     营地里,李四维正在检查着已经编织好的一段缆绳,一个接头一个接头的看,看得十分仔细,并不时地指出存在的问题,并耐心地向三连的兄弟们做着示范,“这个绳子应该从里面穿过来,再这样绕一下……这样做好以后,结构才会更稳定……”     再怎么说,李四维前世也是个工科学士,对于结构与力的认识多少也要比寻常人更深刻一些。     “团长,”     正在此时,刘黑娃匆匆而来,面有喜色,“找到了,俺们找到了一处适合架桥的好地方!”     “好,”     李四维精神一振,回头一望卢全友,“全友,让兄弟们加把劲,尽快把三根缆绳搞好……这狗日的天气,雨怕是很快又要下起来了!”     话音刚落,李四维匆匆地迈开了步,跟着阿克敦走了!     河谷在营地左前方两里左右处有一段稍微狭窄的地方,正是特勤连找到的架桥地点。     “哗啦……哗啦……”     河谷突然变窄,水势却也变得十分湍急,浊浪拍打着两岸的峭壁,溅起朵朵水花,倒很有些“惊涛拍岸”的气势。     “咔、咔、咔……”     “嘭、嘭、嘭……”     黄化和孙大力正带着兄弟们在清理周围的障碍物,一个个挥舞着刺刀,甩开膀子卖力地干着。     “团长,就是这里……”     突然,刘黑娃的声音在密林中响了起来,随即,便露出了他那略显瘦弱的身影,李四维紧随其后跟了出来。     “团长……”     黄化和孙大力连忙停下了工作,匆匆地迎了过来。     “这地方不错,”     李四维笑呵呵地望了两人一眼,举目四顾,满意地点了点头,“按照这个高度,此地与对岸的直线距离不会超过两百米,倒能省了不少材料,而且,桥架好以后距离谷底的高度应该不会超过四米,倒能让恐高的兄弟……呵呵,少些麻烦。”     恐高是人类的原始恐惧呢,是一种自我保护的表现,普遍存在于各种人群,即使在六十六团这样的队伍里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恐高的将士。     平日里,恐高并不会造成多少危害,但在此时却是一个极大的隐患,由不得李四维不担心。     “真有那么多好处?”     听了李四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