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姐,时辰到了该起床了,该去向夫人请安了”。一双小手拂开蚊帐,并顺手把蚊帐拢到鸳鸯缠枝银挂勾上。一个长得朴实的小姑娘轻声叫着,她名字叫黄雀儿,是顾春衣来这里时见到的第一个婢女。
另一个是黄妈妈清兰,她的骨架有点粗壮,一看是经常劳作的,她是顾春衣的奶娘,但并不是真正奶过顾春衣,而是顾春衣来顾家后才派过来服侍她的,她是佃户黄大叔的老婆,本是一个乡下婆娘,因勤快干净被管家看中带过来服侍顾春衣的。
事实上这院子里也只有她们两个奴婢,黄妈妈管着春衣的银钱,洗管春衣的衣服和打扫整个院子,院子里的粗活大多是黄妈妈做的。黄雀儿太小,比顾春衣只大1岁,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她的弟弟妹妹有六七个,很早就被父母送到顾家来,好在顾家是仁善之家,从不虐待下人,对农家的小女孩来说,比起干田事什么的更舒服,伙食也好多了。
黄雀儿说是贴身服侍,并负责春衣的饮食,但她能干的事情不多,好在并不需要她自己做饭,这个家里,老爷经常出门,少爷平时住在学院,只有休沐才能回家,而夫人只顾着悲春伤秋,平时吃饭,都各在各的房间,由黄雀儿去大厨房领来。
顾春衣慢慢睁开慵懒的眼睛,挠挠乱乱的头发,伸个懒腰,打个呵欠,又闭上眼睛,在床上打了几个滚,在黄雀儿催叫声中才懒洋洋地爬起来。
大概是因为小孩子的身体,她老觉得睡眠不够,她都不记得上一世能这样睡着是什么时候什么感觉了,一晚一晚地失眠,每天晚上能睡着的时间几乎也就一两个时辰,然后就闭着眼睛躺到天亮。冲着这睡眠,她觉得重生一世也不是一无是处,可惜古代人早睡早起,这个起床的时间也就是现代的凌晨4点30分左右,太阳还没升起来昵,连续这样的早起,她心里不免怨叹自己这是什么命呀,睡不着的时候想睡着,睡得着的时候却得早起。
看着顾春衣闭着眼睛扣扣子并摸索着帕子,黄雀儿觉得小姐越来越可爱了,刚来那两年怯怯的,整天搭拉着眼,没有小孩子的蓬勃生气,不过想想也难怪,一个本是有父母疼爱的孩子猝然失去了双亲,又来到这个陌生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家,虽说没受到任何虐待,可是也只能得到很少的亲情,若不是少爷一直照顾着,老爷和夫人是指望不着的,自从前不久受伤后醒来,倒有点朝气了。
“不知道夫人身体如何了,什么时候会原谅你,小姐,以后他们大人的事你少掺和”。黄妈妈站在小饭厅的餐桌前,打开食盒把早餐边摆上桌边唠叨着,顾春衣点点头,知道她的心意,服侍的主人位置不正,下人也得看眼色,好在都是熟悉的人,特别刁难不会,疏忽情况倒是会发生。
桌上摆着麦煎和粥,还有一小碟咸菜,一小碟炸花生,两个水煮蛋,粥煮得糯糯粘粘的,麦煎饼是村子里刚割下来的麦子磨成粉做的,有股天然的鲜香,吃下去香嫩可口,甜而不腻。
这味道让顾春衣不禁回忆起在现代小时代吃过的麦煎来,小麦没有磨得这样细,麦糠也没筛掉,也没有加上鸡蛋,放点红糖,但对童年的顾春衣来说已是难得的美食。
顾春衣端午节老家的习俗和其他地方的习俗不一样,她老家一开始没有吃粽子的习俗,而是吃这种麦煎,煎成圆圆的薄饼形状。吃麦煎的缘由传说是为补天,因为端午节前闽南经常雨水泛滥,大家都说是天缺了口。这是一项有意思并神圣的事,一张张麦煎摆成花的形状,摆上佛祖、祖宗的供桌上,还有乡下那些猪圈、鸡圈、甚至村口那块大石头公上,也要敬上一碗。
记得母亲那时身体尚好,每次都做了好多麦煎放在米筛上,母亲的厨艺很高,她煎的麦煎能让人闻了直流口水,甜的麦煎只用红糖,咸的麦煎放了虾皮和葱花。
因为只有一个女儿的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