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最快更新大唐第一少最新章节!     但是皇帝身边,总要有那么几个为皇帝着想,为皇帝办事的人,在朝堂之上,支持皇帝的人,这样一来,朝堂的大臣在针对一些事情上才能吵起来,吵着吵着,办法就出来了。     大臣不吵,哪儿有做皇帝的安稳的日子?     李承乾已经打定了主意,要让许敬宗在朝堂上充当这个“皇帝身边红人”的角色。     而且,现如今许敬宗到洛阳去,到时候洛阳的事情传到郑家人的耳朵之中,许敬宗不管怎么说,都讨不到好去,李承乾这也是为许敬宗树里了一个敌人,确保许敬宗不会倒向那些世家。     五姓七宗,说起来在朝堂上有的时候也是休戚与共的,一旦得罪了郑家,许敬宗也就大大的进入了其它人家的眼中,到时候整个大唐全国各地的钱庄都会掀起波澜,那时候许敬宗又要站在哪一边呢?     李承乾在宣政殿之中看着百骑司送来的那些资料,微微一笑。     “来人。”     “奴婢在。”侯在宣政殿外的小黄门走了进来。     “去三省,将于志宁给朕叫来。”李承乾说道。     “是。”小黄门应声而去。     原本在宣政殿之中议事的时候,于志宁的态度就是大事化小,现在结果摆在眼前了,李承乾倒是想要看看于志宁是个什么反应。     倒不是李承乾想要看自己老师的笑话,只是他想让于志宁看看,郑家的郑钧,还有洛阳县令在洛阳城围绕着钱庄,都干了些什么事儿,还有郑钧的儿子郑远富,是如何祸害百姓的。     事情发展成了那般模样,于志宁还希望大事化小吗?     李承乾想要告诉他的老师,有些事情,没有亲眼所见,不知道事实,一旦漏过去了,错过去了,不知道要有多少人要继续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     朝廷大臣做事,是为了朝廷吗?是为了天家吗?说起来,治国齐家平天下,说白了还不是要治理百姓,安稳百姓,最终的目的还不是要让百姓安稳,百姓安稳了,天下才能安稳,才能有朝堂衮衮诸公的好日子过。     百姓不安稳了,不喜欢大唐了,想要推翻大唐,他们哪儿来的安稳日子?     大唐开国至今,皇帝这是第三代,经历前隋的人,还未曾死绝呢。     “臣,于志宁,参见陛下。”于志宁来到宣政殿之中,拱手行礼。     “老师免礼。”李承乾说道:“今日特意将老师照过来,是想请老师看一些东西,不过看完之后,希望老师暂时不要传出去。”     “是。”于志宁拱手应声。     “老师还请到一旁案前坐下吧。”李承乾说道,随后看向身边的临安,示意临安将自己案上的这些关于洛阳城的奏报送下去。     于志宁在殿下一侧的案前坐了下来,而临安则是将那些账本、信件还有奏折全都捧到了于志宁面前。     “于大人,请看。”临安放下之后,回到了李承乾的身边。     李承乾也不再吱声,任由于志宁在下头翻看那些账册之类的东西。     于志宁一开始也是满头雾水,不知道皇帝要他看什么,后来见到了桌子上的账本,心里想着,这事儿之前不是商议过了吗?许敬宗还去了洛阳,虽然没有明说去做什么的,估计就是冲着这事儿去的。     朝中也有一些官员在议论了,这风声已经走露出去了,不知道现如今还坐在这里看这些东西有什么用。     账本于志宁是知道的,但是后来的那些消息还有奏折,于志宁是没有看到过的。     待于志宁看过了账本之后,又去看那些信件和奏折,全都看过之后,于志宁这才发现了这件事情的重要之处,目光之中,满是震惊。     “陛下,这.......”     于志宁抬起头来,看向了李承乾,却发现李承乾正一脸波澜不惊的处理着奏折,听到于志宁的声音之后,这才不急不缓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