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讨论,但是限定必须不能超过3分钟。然后等每个人都讲完之后,10分钟时间来讨论每个故事的优劣,再用1分钟时间举手表决采用谁的方案,但不管最终采用谁的,无论是否喜欢都必须按照这个方案来进行。这样我们最快45分钟就能完成故事构思,现在不到九点钟,十点钟之前一定能完成这部分,这样最后我们还能有两个多小时的时间来通过排练不断的完善这个故事。”
大家见他分析的头头是道,也就没人跳出来反对。
张伟见大家都同意了,就继续说道:“在这之前我们先来搬几个桌子,大家在教室中间坐成一圈,待会可以面对面的交流观点。”
等摆好了桌椅,大家立即抓紧时间进行构思,还时不时的趴在桌子上面记录下一些思路,刚才的激烈讨论还是有一些作用的,至少开启了大家的脑洞。
同学这边苦思冥想,旁边讲台上面,齐老师和姜老师也拿出了一份表格写了起来。只见姜老师在张伟的名字对应的一栏中写到,“具备一定的组织领导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突出,做事有条理,时间规划合理。”
大家很快的按照张伟的规划,一套流程走下来,张伟潜移默化的成为了团队的领导者。虽然最后大家没有选择他的故事构思,而是选择了另外一个叫李想的同学的方案。但是,张伟还是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遇到难题都是不自觉的想要听一听他的意见。并且大家在倾听和讨论中也都很快熟识了起来。
由于需要每一个同学都参加表演,因此李想将故事设定在了学校,也是所有考生都很熟悉的地方,表演起来也会顺利一些。
李想同学所构思的故事是这样的。
今年夏天多雨,南方很多地方都遭受了水灾,于是高三一班的同学们筹备进行爱心募捐活动,班长说了一番感人至深的话语之后,大家都很踊跃,讨论自己要捐多少钱,从几十到几百。这时,旁边的一个叫赵坤的同学却很沉默,这是班上的一个贫困生。
中午放学之后,赵坤急匆匆的就离开了教室。而班长召集剩下的人继续讨论,大家都说最近赵坤很沉默,不爱说话,课外活动时间也总是很少见到他。于是大家笃定赵坤是为了捐款的费用在发愁。
大家七嘴八舌讨论了很久,最后决定由他们几个人凑出100块钱,当做赵坤的爱心捐款。可是这个钱由谁来交给赵坤呢?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毕竟,在这个年纪,少年的心思总是格外的敏感。他们最终决定用“石头,剪刀,布“的方式处理这件事情,猜拳的结果是由学习委员李阳交给赵坤。
下午上课以后,李阳拿着大家集齐的100块钱,交给了赵坤。初始,赵坤一脸讶异之色的看着他,弄得他都不好意思了,讪讪的说:“那个,大家觉得你比较困难,这个是我们一起集资,你捐了就可以了。”
看着李阳面红耳赤的向自己解释,赵坤的神情也慢慢的平和了下来,面无表情的没了言语。李阳见状,把钱塞到他手里就跑走了。
晚上的募捐活动进行的非常顺利,大家纷纷慷慨解囊,活动最终在一派感动之情中落下帷幕。班长看看表,已经是晚上10点了,公车也都没了,就赶快组织班委进行最后的收尾以及打扫工作。
这时只见赵坤来到班长的面前,交给他一个信封:“很感谢你们能够在这种细节上顾虑到我的感受,可是我所奉献的爱心不应该是由别人的手中得来的。这段时间以来,我一直在超市里打工,不仅赚得了自己的零花钱,还有些结余。只是这个月的工资刚刚才拿到,不管怎么样,还是很感谢大家能够为我着想。”说完,赵坤夺门而出,叫了一辆出租车,风尘而去。目送他离开,李阳打开信封,里面静静地躺着一张一百元的钞票。
虽然是发生在校园里面的很简单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