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弃卒保车就可以了。
“母妃,国公府我不太熟悉,我须得去魏家一趟,您找几个可靠的人随我去一趟国公府。”
贤妃点点头,便让自己的乳母随即墨望去国公府,交代了乳母几句,转而对即墨望说“你且去就是,我让公公去国公府知会一声,嬷嬷便随你去国公府了,你放心,你有什么不知道的都可以问她。”
即墨望点点头,带着嬷嬷便出了贤德宫。
即墨望出了宫门,便回府换了衣物,改乘了轿子。
他特地让嬷嬷与他共乘一轿。
嬷嬷一路跟他说了好些人,他不是很感兴趣,反正他此行只是与魏庭交涉,最多只是见些长辈,倒没什么难的。
嬷嬷见他也没多大兴致,笑了笑说道“殿下此行去魏家,国公爷央着他们是要先与您见礼的。”
这倒是,到时魏庭自然会先与他介绍他们,身份品阶不够的,是不够格介绍的,他只需记住魏庭介绍的那些人便够了,的确没什么难的。
即墨望笑了笑,不再说话。宫里出来的人个个都是人精,还真是一点不假!
约莫半个时辰不到,便到了国公府。
即墨望打开轿帘,看见道路旁站了不少百姓,皆指着他低语。
他十分不喜欢这种被人打量的感觉,上朝时也是,几个皇子站在一起,文武百官也总是喜欢细细打量他们,不过人都是好奇的,他也见怪不怪了。
他走下车驾,便看到国公府前站了不少人,门牌上赫然写着国公府三个大字。
他扫了一眼府前的人,皆是男眷,南国男尊女卑观念严重,按理女眷是不得出门迎宾的。
一行人中他熟悉的只有魏庭,连魏满都未瞧见,魏满是大理寺少卿,有三品官阶,依照他的地位,怎会不见他。
虽是疑惑,他也未表现出来。
他大步走过,见了魏庭,拱手俯身喊了句舅舅。
魏庭十分高大,很有几分当年老国公的风采。他见即墨望初次前来,心中很是欢喜,嘴角也扬着笑意。
不过他虽是皇亲却也是臣子,他还是要向即墨望行礼。
礼罢后,魏庭便领即墨望由正门而入。
嬷嬷跟着即墨望也入了门。
这簪缨世家的做派果真是不同于宫里。光是这建筑就与宫里大不相同。
国公府院外粉墙环护,绿柳周垂,三间垂花门口,四面抄手游廊,院中甬路相衔,山石点缀,六间抱厦上悬“淡如止水”匾额,想必这是当年老国公教导子女精心所求吧!
整个院落富丽堂皇,花团锦簇,剔透玲珑,后院满架蔷薇、宝相,一带水池。
一淙小溪在这里汇合流出大观园,有一白石板路跨在小溪上可通对岸。
跨过白石板路便是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曼成甬路,上面小小两三房舍,一明一暗,里面都是和着地步打就的床几椅案。从里间房内又得一小门,出去则是后院,有大株紫薇花兼着芭蕉。又由两间小小退步,便看到后院墙下忽开一隙,清泉一派,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
随着这清泉,魏庭便引他去了一间雅致的院子,是前院与后院交汇的一处院落,因这院落前倚假山后有清溪。故而名曰“山水阁”。
即墨望进入院子,阁内当地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磊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那一边设着斗大的汝窑花囊,插着满满的一囊水晶球似的白紫薇。西墙上当中挂着一幅墨竹图。左右挂着一副对联,乃是颜鲁公墨迹。
案上设着大鼎,左边紫藤架上放着一个大官窑的大盘,盘内盛着数十个娇黄玲珑的仿真大佛手。右边洋漆架上悬着一个白玉比目磬,旁边挂着小锤。东边设着卧榻,拔步床上悬着葱绿双绣牡丹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