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好!以蜀为名,让那些蜀中纨绔和咱们荆襄士人比比,看看谁的文采更甚一筹!如若连写‘蜀’这样的命题都是咱们外来人占优,倒看他们益州人的脸面往何处去放!”
向朗举起茶碗,又呷了一口,算是默认了向宠的说法。
“叔父一言,真如拨云见日,小侄已知道该如何做了!这便告辞,他日再来看望您老人家!”向宠知悉了这场“夙慧”之下的来龙去脉,心头震撼,见时候不早,便辞了向朗,一道烟地往太学去了。
向宠走后,偌大的府邸中又慢慢地平静了下来,一阵秋风卷落了向朗窗前的金黄色的银杏叶片,缓缓飘落到了茶台之上,向朗望着出神,喃喃道:“以‘蜀’为题,也是一次冒险。但愿咱们荆州的后生小辈,不要令丞相失望啊”
“幼常,你若在天有灵,便保佑你们马家能够绝处逢生吧”
——
此时此刻,太学侧堂之中,百十位考生都在奋笔疾书,眼看时间已过半,纷纷屏气凝神,将一门心思全都放在作赋之上。
董允在席间来回走动,监考诸生,但所见大多是抓耳挠腮c苦思冥想之徒,心下不由一阵哂笑。
“都说蜀地多奇士,却都是这等庸才,倘若招之入太学,他日还能不霍乱朝政?丞相命我主持,我断不可放过一人!”
纵然十之七八都是滥竽充数的草包,但董允还是在人群中发现了几个可造之材,其中便有端坐在西北角落里的那个温和沉静的儒雅青年。
“今三方鼎跱,九有未z,悠悠四海,婴丁祸败,嗟道义之沉塞,愍生民之颠沛,此诚圣贤拯救之秋,烈士树功之会也。丞相以高朗之才,珪璋之质,兼览博窥,留心道术,无远不致,无幽不悉”
一面看着这篇《汉相出蜀赋》,董允一面连连点头,暗自称妙,在心中默念起来。
“董某观人多矣,论辞赋,恐怕场中并无一人是他的对手,当真是夙慧天成,当嘱太学好生培养”
正在董允对这名少年啧啧称奇的同时,忽然,一只小手在堂中高高举起,并伴随着一个稚嫩的声音:“禀侍中,小子撰赋已毕,请您审阅。”
董允循声望去,眼皮子不由得跳了三下。
原本心无旁骛的少年闻得此声,手中的笔亦不由“啪嗒”一声落在桌上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