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终于到了八月十五,江上来来往往的船只像是集市上的行人一般,川流不息,那些老渔翁唱着辽远悠扬的渔歌,穿过一座座小洲,相互打着招呼,那小小的船儿在水面上如飞一般。
凉意伴着舒爽怡人的风轻轻飘过湖面,湖水柔柔的,泛起的几丝涟漪与温暖的太阳光交相辉映,波光粼粼的湖面倒映着湛蓝的天空和几朵浅浅淡淡的白云,蓝绸子般延伸至湖心的那座小山。
洞庭湖八百里水面中间卧着小巧灵秀的君山,远远望去如同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嵌在洞庭湖面上,君山之上树木丛生,深深浅浅的的颜色映衬得这座小山愈发秀丽,青翠的君山c清澈的湖水,浑然若一体,完美无瑕。
这天一大早,便有不计其数的丐帮弟子前往君山山顶布置,那成百上千的丐帮弟子最少也是六袋以上,便是八袋舵主堂主等也是随处可见,至于那些六袋以下的弟子压根没有资格上君山去,只能在岳州城或是洞庭湖畔守着。
到得巳时左右,山顶上的人渐渐多了,各个门派的弟子c长老甚至是掌门都陆陆续续赶来,偌大的君山顶此时竟然显得有些拥挤。
天公作美,灿烂的阳光夹着些许微风落在这湖心小洲上,让人感觉清爽无比,九口巨大的铜鼎呈半圆排开,每个铜鼎中皆燃着丈许高的火焰,随着洞庭湖吹来的风轻轻摇动着。
铜鼎正前方是个巨大的台子,台子四周插着丐帮各个分舵的旗帜,台下则摆了七张桌椅,这是为几大武林门派的掌门人准备的,至于其余的千百观礼的人也只有站着了。
虽是千百人,但个个都是武林中有头有脸的人物,洞庭湖畔c岳州城中不知多少没有收到请柬的武林豪杰翘首以待。
将近午时,人已经来得差不多,只是最前面的几张桌椅还是空空荡荡,那些大派的掌门都不愿早早的来等着降了自己身份。
“来了来了!”
正当那千百个武林豪杰等得不耐烦的时候,不知是谁叫了一声,众人齐齐朝两边退开,生生挤出了一条路。
来人是一群和尚,当先的一个慈眉善目,眉须若雪,约有花甲之寿,清癯的脸上带着慈悲淡然,一身明黄的僧衣外罩着一件鲜红的袈裟,手中拿着一串小叶紫檀念珠缓缓拨动着,他旁边一人像一尊怒目金刚,四五十岁年纪,面庞黝黑,手里握着一条熟铁棒子。
慧能慢了两人一步,紧紧跟着,前几日受了黑寡fu的蛇毒,虽然救治及时但还是脸色惨白,一时没有回转过来,再后面是四个罗汉堂的弟子。
人们认得,来的人是少林方丈智善,乃是武林名宿,且不论武功与佛法的造诣早已臻至绝巅,便是品德威望在江湖中也是一时无两;跟在他旁边那个金刚一般的长老是达摩院首座智真,少林寺分为一院四堂,分别为达摩院c般若堂c罗汉堂c戒律堂c知客堂,而这智真是司掌少林武学的达摩堂首座,江湖人称铜狮子,一身武功高深莫测。
那首歌谣里唱到“少林花子纵横术”,并非是没有道理的,少林是天下武学正宗,《易筋经》是多少习武之人梦寐以求的圣典,七十二绝技习得一门便可横行江湖,无论是佛学还是武学,江湖中人都会不自觉的将少林奉为天下正统。
至于丐帮,先不说武功刚猛霸道无比,降龙掌当世无双,便是那遍布天下的数十万丐帮弟子就能让其他门派头皮发麻,虽然是一群叫花子,但是他们的打狗棍阵却是名传天下,一人一棍当然不算什么,若是数十万弟子共同执棍,那威力非翻江倒海所能形容
数百年来丐帮弟子行侠仗义c扶危济困,与少林一般以仁义为本,行事光明磊落,隐隐间少林丐帮就成了江湖正道的领袖。
少林方丈才一出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