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几年,又是大干快上的年代,农民们三餐不饱,苦着累着穷挖那一亩三分地。
又挖出了一个墓葬。
新石器时代的墓葬,和奴隶社会之后相比,没有多少考古价值。这里也是这样,除了散乱的骸骨,竟然一个陪葬品都没有。考古学家不死心,继续扩大发掘区域,突然在大墓坑邻近,发现了一个小小的双人合葬骸骨。
这两具尸骸为一对少男少女,年龄都在十四五岁,不是常规的仰躺式,而是两个俯伏身姿。也就是说,这一对少年男女不管是活着被埋葬,还是死后被埋葬,埋葬时身体都是趴着的。双人墓或者是多人同墓,在新石器时代考古发掘中比较常见。包括尸骸屈姿,散乱等葬式,也没有多少考古价值。但如果和之前的五字陶文相对照,专家们大喜过望。
这就是“男,女,族,居,死。”
妙龄少年各为男女,双双而死,还似同榻而枕埋在了一起。死后不能像正常人仰姿,而是脸朝下趴着,不见天日。文字解读了事实,是他们因不当的性行为犯了族规,受到家族最严厉的处罚。可惜郭沫若先生此时已经故去,对这一民俗学研究上的重大发现,不能再来现场亲自考察。也不能发挥文学家的思维想象,来推演这一对少男少女的陈年往事了。
让《考古中国》来再现这一史实。
神农氏联盟奇特地过了大河,大家特别的高兴。下面应该向什么方向,因为吃过仰韶人的亏,不言而喻就相信了巫男大公的天元卜,不是向东而是东北。
迁徙路上,为了采集的需要,不适宜走在一起。这天伊耆氏走出的路线比较远,没有跟众人一起,一个女人看一片鲜嫩的植物以为好吃,没有习惯于神农氏那样去请示炎帝,采集了放在谷中一起煮。相对几个人一陶罐,谁知吃了以后,时间不长口吐白沫奄奄一息。
这时炎帝正在田野中边走边寻草,看到自己没有吃过,没有见过的,就拔起来尝。他凭自己多少年来尝草的感觉,体味药物反应。认为有用的,就放到身上的背筐里,有的还在陶罐里煮了喝下去。
巫男问:“炎帝大人,你不怕有毒?”
“正是怕有毒才要先尝,人再吃就安全了。都传扬我遍尝百草,谁知道也尝过百毒。”
正说着,有人来了,慌慌张张的说:“炎帝大人,不好了,小伊耆首领死了。”
炎帝问:“出什么事了,你说得怪吓人的。”
人就告诉了,炎帝急忙过去。看他们吃的草,圆筒形茎,有节,中空,叶互生,有角,闻着有香味,放在嘴里甜甜的。他说:“这叫食物中毒。这草叫毒芹,看上去和我们经常吃的水芹,药芹一样。要想解这个毒,大家去寻找一种草,叫穿心莲。”
他同时向大家介绍穿心莲的形状:“是一种草本植物,茎直立,多分枝,具四棱,节稍膨大。叶对生,卵状矩圆形至矩圆形披针形,上面深绿色,下面灰绿色,花冠淡紫白色。清热解毒效果好,我带来的已经没有了,大家分头去找,不知道这里有没有。”
轩辕三人也去田野里寻找。
此刻正是初秋,到处都有茂盛的草木,但就是找不到炎帝所说的那种草。在一条小溪边,见到伊耆人吃的毒芹,女娃说:“讨嫌死了,都是这种毒草。”
听得哗啦一声,溪里游过一条大鱼,女娃来不及脱衣服,跳进去抓了扔上岸。鱼在岸上扑通扑通跳,夸父掐了一根树枝穿过鱼腮拎在手里:“好大的鱼,今天够我们一顿吃。女娃你真行,能下水还能在水里捕鱼,我就不行。”
女娃说:“要是把瑶姬做的网拿来,能捕许多鱼。呀,衣和裳都潮湿了,脱下来晒一晒。”
走上岸来,脱下衣和裳,晾在小树上晒。三个人就不走,在这里等女娃的衣裳晒干。这时,一群黄羊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