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仔细查看资料,发现濮绸产生于南宋时期,而商朝大概还处于北宋之时,可能现在世上还根本不存在濮绸这种东西!
沈慕白彻底呆了,这可怎么办?他后来一系列举措可都和这个丝绸大旗之事脱不了干系的,他敢今天对旁支如此强势,也是要借着能给朝廷做出丝绸大旗的威势。连官府对他也一再示弱,原因就是因为他私下里号称能生产出抗风沙的丝绸大旗!
只要将此事做成,不仅沈家大大受益,连崇德县的官府c采购的武骑尉等人都会跟着受益,大家的利益现在被缠在了一起。如今再说做不出这种丝绸,那非被这些人给生撕碎了不可!
现在的情形就是,不论成不成,都得硬着头皮往上顶。
他又详细地将各种搜索资料再看了一遍,找寻有用的信息,准备第二天一早便赶向濮院,试试运气,看能否对生产濮绸有什么帮忙。
表面上沈慕白还要不动声色,这种苦只能自己埋在心底,连沈老爷子都不能支会。只有母亲李氏看到他在屋里叹息,觉得他有心事。但他刚任家主,面对这么大一个摊子,心中有事再正常不过,只是关心了一下,并没太在意。
第二天一早,他便在强子和柱子的陪同下,乘着马车出发了。
此时的濮院还叫槜李墟,并非那个耳熟能详的千年古镇。沈慕白的心更沉了下去,如果此时这里还不叫濮院的话,那只能说濮绸的技术还没产生。濮院之名与濮绸差不多是同时期的产物,而槜李墟这个地名,对于他来说,便只有一个意义,便是濮绸这种名绸在这个世上还不存在。
槜李墟的历史悠久,春秋时便有此地的记载,后世所谓的京杭大运河其实并非始于隋,在隋前便已有多处运河。槜李墟北的大运河便挖于秦朝,隋时又被与其他水道相通,成为名扬天下的京杭大运河的一部分。
此时的槜李墟还是个草市,所谓的草市便是乡镇赶集的集市,四里八乡的商家多会在某个时间集中在这里,进行商品交易。而槜李墟算是比较高档的集市,在此交易的有不少值钱的东西,在长集上走了一趟,沈慕白便发现了不少卖金饰的。
沈慕白来来去去在草市间走了几回,却一点儿有用的信息都没发现。无奈之际,正要告诉两个家丁准备收拾东西回去。却见不远处一人手拿着“老牛丝绸”正在叫卖,也不知是不是得了什么好处,却在不断地叫嚷着这平民丝绸的好处,说着“错过这村便没这店”之类的话语。
“这丝绸结实!耐磨!不易损坏!麻布的价格,丝绸的品质,那可是真正老百姓的布料”那小贩很有煽动性的叫卖。
沈慕白不由微笑,看来现在“老牛丝绸”已经出现了二道贩子了,居然有人批发了绸料来此贩卖。这有点类似于后世的中间商,在两地间贩卖,赚取差价。
这倒是个好消息,也意味着“老牛丝绸”开始立稳脚跟了。
自上次李三虎大闹作坊,他将老牛丝绸的众多好处都展示出来后,“老牛丝绸”便声名远播,影响力大为提高。这个时代口口相传的威力还是要大于后世的,口碑的作用让“老牛丝绸”的销量也在低潮之后又出现了一次高潮,眼下几个作坊同时加班,却还是货物供不应求。
沈慕白也不知这种现象能持续多久,所以也不敢贸然扩大生产规模,只能让现有的工人加班加点地干活。好在他现在已是沈家的家主,可以从主家和部分的旁支中抽调一部分熟练工人去当临时工,暂时可以应付过去。
招收工人却不敢轻易实施,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订单不能持续地到来的话,来的众多工人他便有可能养不起。而且柞蚕丝的供货也可能出现问题,此次突然地加大供茧量已经让纪保山手忙脚乱了。
本来此次从山东进来的野蚕茧比预计便多出不少,是纪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