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大宫殿之内,大王威风凛凛,凝坐王椅,王袍加身,垂带左右,身边四名铁甲护卫,一文官俯首,无须圆脸显得浑然洁净,双目厉色巡视殿内重官。

    护国公、亲王在前,身后文武官将数十人,各立其位;文职官戴袍缎,颜色不一,武将薄甲护身,头绫锦红。

    “今日开朝,本王有两件事需要与众臣协商,这第一件,”大王拿起京畿掌城奏报,“首京掌城书告,连日来京城之内出现一手持彩剑的侠客,悉数斩杀擒获京内数名重犯,众臣对此事有何决断?”

    老臣邓王弯腰行礼后高声秉道:“彩剑传说百年前便已存在,这是宫中秘事,关乎我大王室血脉;不过此彩剑是否为彼彩剑不得而知,还望大王详查再做定夺。”

    大王微笑着瞧着邓王,稍稍点头。

    “秉大王,此人武艺高强,行踪诡秘,铲除恶道,实属我南国良才,需尽早查询此人,令之入朝为将,定会为大王效力。”

    大王还是点点头,看来没有得到满意禀奏,便将目光转向陈王:“护国公,依你之见呢?”

    陈王立即上前一步,行揖上奏:“秉大王,此人心术良正,不求索取,护国卫民有功,确属友善之辈;然,近日京内屡屡出现彩剑宣门之事,长此以往定将动摇民心,唯心膜拜,降我南国官威,有损大王神明。”说到这里,陈王故意停住,众臣已是窃窃私语,连连点头。

    大王心中一怔,想到自己寝宫飞来的密信,果然不出所料,陈王定会道破玄机;不过,这奏言正中下怀,便指指陈王浓音道:“接着说。”

    “之所以引起民心崇拜,是因为百姓见剑不见人,故本公奏请大王,无论此人是谁,身在何处,即刻为此人加官进爵,昭示城外,使其成为朝中之人,京民则立可转向宫殿,倾心我南国,敬崇于大王!”

    “好,准奏!拟何官职更为妥当?”大王心里由衷佩服起书写密信之人。

    封官加位是二王的事,他也是稍稍向前说道:“秉大王,护国公言之有理,变影为人是眼下良策,官职过低,会引起民心不满,过高则会懈怠为官之人,臣弟以为封副掌城一职应属妥当。”

    “亲王所言极是!”陈王附和。

    众臣也是纷纷应是。

    “好,拟王令,”大王轻轻指一下身旁文官,“京畿之内持有彩剑之人,因秘务在身,不便公开名讳,实为大王亲令钦官,职副掌城,身有王令,此令昭示民间不得效仿,违者以充官杀人论。”

    “这……”陈王稍一踌躇,再次俯首说道,“老臣只是担心,这赐封之官未曾面见持剑之人,万一此令被其拒绝,岂不弄出笑话。”

    “无妨,无妨,”大王摆手,明白陈王所想,因为他的手里有此人密信,“这第二件事,便是明日殿内比武,进展如何?”

    一位武将向前挪动半步,回道:“禀大王,此次比武,殿内各王均有提名,各地参与会武者千余人计,抵至初试武士计一百有五人,由兵府操持的入宫之试今日已经完成,参与宫内会武的人中,护国公提名五人,亲王提名五人,郑王三人,耿王两人,公主一人,这殿后十六名胜者将于明日举行二试,最终优胜两人,后日参与殿内比武,届时由大王裁决。”

    “哦?”大王深感意外,张口笑了起来,“公主尚有提名?这是第一次,那人叫什么?”

    “回大王,公主府都尉冷凌,北方人士,年二十二岁,此人甚是骁勇,初试过程中尚未拔剑,未曾出得武器的还有两人,一是护国公提名邺城武士柯明,年二十五岁;还有亲王提名两塔城武士张泽亮,年二十四岁。”

    冷凌!

    大王心中暗道,公主府都尉冷凌!

    “这榜首应拟为何等官职比较适宜?”大王依照惯例发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