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日清晨。【 ..
杨锐来的早了一些,打开门坐等来撞自己的墙角。
许正平则来的稍晚些,顺便给杨锐带了早餐,自己喝着豆汁儿,说:“你来北京时间久了,好久不喝这个,还想的不行,我今个儿特地去老宿舍门口买的,喝惯了那里的,再有名的都比不上。”
杨锐只是摆手:“油条豆腐脑就挺好,豆浆我都不爱喝。”
“豆浆都不喝?你够挑剔的啊。”许正平啧啧两声,自己把豆汁儿喝的吸溜吸溜的。
杨锐呵呵一笑:“没您挑剔啊,昨天的十几个人,你是一个都没看上?”
“你有看上的?”
杨锐再笑两声,低头吃油条。
昨天是第一轮的校内招人,如果能满足需求,杨锐也懒得再从校外找人,还要承担挖墙脚的麻烦。
可惜,招人不光要知识和技能满足要求,还得双方有共识。
就杨锐这样新崭崭的实验室,其实什么人来了都有位置,换言之,他新崭崭的实验室,什么都缺。
比如最基础的科研汪,一间独立的实验室,少说得有四五条科研狗才能顺利的运作起来,否则连个擦地洗烧瓶的都没有,实验室几天就瘫痪了。
然而,哪怕过来的有在读研究生,人家也不愿意给杨锐做科研狗。即使杨锐许诺在毕业时如何如何,人家也不想做一名本科生的科研狗。
不光打狗要看主人,这流浪狗也要看看你们家的条件,才决定要不要留下来的,更何况,这些研究生都是有主的,如果是做科研狗,人家还不如给自己的导师做呢。他们到杨锐这里来,就是想看看有没有独立做实验的机会,如此,其导师才愿意放人。
杨锐倒也不在乎他们是在职研究生还是在职本科生,但过来“应聘”的,却没有一个人的水平能达到独立做研究的程度……后世的研究生到毕业,能完全独立做研究的也都是其中的佼佼者,杨锐本人的经历完全是不可复制的。
杨锐不在乎一个科研组的成本,但他也不乐意单设一个没用的科研组。
当然,也有水平达到了独立做研究的程度的助教和讲师过来,但几个人像是商量好似的,开口就是5万元的经费,也让杨锐无言以对。
若是对方能发表sci,杨锐也不觉得5万元多,事实上,就平均消费来说,能用5万元人民币写出一篇sci,不算节省,但也不算浪费。
偏偏过来的几位都只能勉强英语论文,而他们期望的目标,也就是国家级的中文期刊。
放后世,无非是用五万元写一篇中文核心期刊,中学教师都能做的事,杨锐是一点兴趣都没有。
回想一遍昨天的经历,杨锐不禁对许正平道:“许教授,我今天才知道,您在北大里面,是开明的。”
许正平之前其实就猜到了结果,不在意的笑笑,道:“不是我开明,是他们想太多了。再说,我也是被你一步步的诱进来的。”
杨锐哈哈大笑。对许正平,他确实是有计划的进行了合作,相比生硬的招聘模式,这种方式,显然更容易让人接受,并理智的分析利弊。
许正平则是从工作方面考虑,道:“你别看咱们系这么些个独立实验室,换一次实验室,和换一次工作也差不多了,大家谨慎些也正常,现在大概都在观望吧。”
“那你不还是说换就还?”
“有的人换工作,也是说换就换?”许正平说着有些傲气的道:“我能给自己申请来经费,到哪个实验室都一样,我也不会在别人的实验室呆一辈子。再说了,我这不是把位置给占了。”
一个实验室里,通常也就是一名老板,一名小老板,只有院士或者准院士的实验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