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来的伤感情绪也早已恢复,每天过的虽说有些单调,却实在开心无比。“不过那个洛凝很可爱哦,宁郎不是还说收人家做通房小侍女吗?”
“本夫君什么时候说过那种话,”宁致远道,绣着鸟的官府也被换了下来,心里产生疑惑,“不过小凝儿确实很不错。”
“如是我和你们说啊,今天你夫君在朝堂上大发神威,劝说皇上把那一帮官员全部砍了,差点就说动了,真是可惜”
见着柳如是和李香君她们一副饶有兴趣的模样,宁致远继续说着,他时常都会说些这种话,但没有一次像今天这般,商景兰李香君原本都是官家小姐,听着宁致远的话却是有些好笑。
“若是这样宁郎你还真是要名留青史了。”商景兰给宁致远加了一块羊肉,从医理上讲,这些红肉利于补肾,虽然宁致远现在很厉害,但多补补总是没错的啊。
李香君很认真地听着,也没有发表言论,一如她当时在青楼那般,也是静静听着已经流传了许多遍的关于宁致远的传闻,其中不知道夸张了多少,但如今可是最真实最真实的第一份了,还是宁致远亲口所说,她很开心,很庆幸。
这是真正的秋天了,所以整个大明都有些忙碌,从宁夏过来的信件也一封接着一封,传递着信息。
因为春天红薯种的推广,所以今年深秋了,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宁夏自然是大丰收,百姓们留下了一半的收成,但收的粮食还是堆满了新建了一排排大粮仓,至于这留下一半,相信没人回不满意,因为从耕地到种子施肥,他们仅仅提供了劳力,连佣户都比不上,当然,肥料是天然的粪便,总之宁夏就是皆大欢喜。
而一次带来的影响就是涌现出了大批商人,外来商人,收购粮食,还有许多因为宁夏的富裕来着做起了生意,哪里有钱可赚哪儿就会有他们身影,李今是已经磨拳擦掌准备好了大干一场,在一个商业女皇的眼里,千丝万缕的景象只汇成一句话,本诰命夫人要替夫君抢钱去了!
李家去年夏天在江浙买的红薯种是遍布全国的,虽然不多,但引起的波澜却远远比宁夏要大,因为宁夏城从某种程度上讲还是属于很神秘的,而那些流动的而商人则不同。
亩产三十石,亩产四十石!思绪在飞舞
江浙田家却相对的又要受一次打击了,当初借着李家的东风,他们在海外也弄了红薯种就那么售出去了,只是小赚了一笔还觉得心疼,现在秋收才发现,竟然大都没有长出来!只有少数的红薯生出果实了,更严重的问题却不再与这儿,而在于他们卖出去的,也是同样如此,所以一时之间,田家饱受争议。
崇祯也就着宁致远送个他的万石种子和从大臣手中得来的土地连同他的皇庄一起种了这东西,收获的时候好几天嘴都没合上,就这么多了百万石粮食,难道真是天助我大明?
一连几次甚至都在朝堂上笑了出来,他由这个想到了以后,觉得形式已经开始好转了,大明中兴在即,看着宁致远的眼神也愈加柔和,甚至好几次都要再给他封官,但赏银,坚决没有。
看在宁大官人眼里,崇祯这只是一种小资格调。
就连朝中众臣在这种情况下也动起了心思,土地是他们的根,所以贪污受贿加经商种地,粮食的收入只是极少一部分,零头都算不上,但如今这种情形,种地似乎很有搞头啊?
整个秋天,不管有的没的,大明似乎都陷入了喜悦之中,有着这样的作物,百姓们觉得明年觉得不会挨饿了。
亩产三四十石的甘薯,已经传遍整个大明!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