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无常啊!朕以举国之力,寻找一个大活人,却是如此艰难!”朱元璋阖上眼睛,喟然长叹。
紧接着,朱元璋一锤定音:“传朕旨意,着鸿胪寺c市舶司c行人司c四夷馆出使倭国,限期三个月,务必寻到郑森,以国士待之!同时,先礼后兵,倘若郑森不思报效,图谋不軌,胆敢反抗,绑也要绑回来!”
一代帝王,露出獠牙。
很显然,联合四个部门出使倭国小蕃,意味着事情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在其中,鸿胪寺掌管朝会c祭祀c宴飨c经筵,还有外吏朝觐c诸蕃入贡的礼节与接待。同时,肩负修士的管理重担。可以说,位高权重。主官朱允炆,身居寺卿之位,贵为九卿之一,深受朱元璋的器重。
市舶司既是海关机构,也是贸易机构,主官司事,位阶三品,由大名鼎鼎的郑和担任行人司是外交机构,主官司正,位阶七品四夷馆是翻译机构,主官通事,位阶只有九品。
“遵旨!”朱允炆恭谨领旨,退出密室,办差去了。
密室中,端坐如山的刘伯温,终于开口:“敢问榜首,为何清国之行,需要郑森作为向导?”
这是一道考题。
只可惜,卫龙不敢卖弄,只好推托:“我一无所知!”
刘伯温伸出食指,轻轻点在自己的眉心处,揭开隐秘:“不管是修士,还是平民,从出生的那一刻起,脑中自然带有一个隐形不可见的汉字,乃是龙神赐予的出身,代表自身的国别与忠诚。在明国,就是明字。”
卫龙若有所思,问道:“国师的意思是说,生于明国,忠于明国?”
“然也!”
卫龙恍然大悟,喃喃自语:“难怪那么多修士组成精锐小队,奔赴前线杀敌,不计生死与毁誉难怪在我的心底深处,也有一种奇怪的爱国情怀!”
他没有降低音量,也没有加快语速,像是情不自禁,像是故意宣扬,以至于大家都听的很清楚。
于是,朱元璋点头赞许,刘伯温轻捋长须,朱雨铃笑靥如花,王振依然跪伏,不敢多嘴聒噪。
卫龙说完一句漂亮的场面话,鞠躬致谢:“多谢国师指点迷津!”
“可有疑问?”
“有很多疑问,能否请教一二?”
“但讲无妨。”
“叛国会怎样?”
“天道不可测,叛国必受罚。轻则陷入无休止的内心拷问,境界再无寸进的可能重则丧失隐形的明字,彻底失去合法的国别身份,如同脸上黔字的囚犯,沦为过街老鼠,杀之无罪,反而有功。”
靠!这天道简直不要太先进,朱元璋简直不要太省心!
卫龙继续请教:“那么,郑森的脑中,只有倭字,没有明字”
“非也!”
“哦?郑森没有倭字?”
“不可能是倭字。”
“好奇怪!他出生于倭国,却没有倭字,难道龙神赐予身份时,不是以出生地作为判断的依据?”
“郑森不止一个明字,还有一个清字,同时具备两种国别,这是朝代更替的必然结果,也是他们的莫大悲哀。正所谓,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
“这么说,郑森既可以忠于明国,也可以忠于清国?”
“忠君爱国,几如天道,岂能首鼠两端?只能择其一,不能兼其二。而且,身为乱世人,不止明国这边有郑森,清国那边也有郑森!”
日!两个郑成功,王不见王啊!
卫龙无比惊讶,满脸错愕。
他想起非非姑娘的神秘身份,问道:“公主,非非是否与郑森一样,脑中也有两个字?”
朱雨铃轻轻点头,笑而不语。
卫龙略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