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朕熟读汉人史书,当年三国战乱之时,以诸葛孔明何等经天纬地之才,尚自扶不起一个后主刘阿斗,其他人又济得什么用?此事关系重大,朕得妥善考虑一番,福亲王先请回吧。”

    福亲王道:“皇上——”也从椅上站起,跨前了一步,还待再劝。须知打铁得趁热,他已将事理讲明到了这一步,如果皇上顾全大局,就应按自己所言行事。假如仍是犹豫难决,便说明心中仍难割舍父子亲情。稍后给他自行设想,只怕他一时心软,又搁置下来。则自己一番苦心劝说,自不免都白费了。

    这时门外忽然有个太监来报,李大人求见皇上。顺治心下正烦,随手一挥,道:“不见!去打发了他,告诉他朕正忙着。”随后余光瞥见背后的福亲王,方觉后悔。这一赶走了李亦杰,旁边还有个更难应付的脚色等着,他势必又将追议改诏一事,迫得自己为难已极。

    虽说避得了一时,终究避不了一世,但能暂将今日局面应付过去也好。说不定过得几日,脑中开阔了不少,能拿出个主意来。刚欲转口延入,那太监带些慌乱的禀报道:“可是李大人说,终于有了凌贝勒的消息,正急于向皇上报喜。”顺治闻之大悦,道:“那还愣着干什么?快请!快请!”

    过了会儿李亦杰急奔入殿,满身的灰尘仆仆,尚不及打理。可见确是刚得到消息,便急急赶来,忠心可表。到了顺治面前,正要行君臣之礼。顺治急道:“免礼。李卿家,玄霜他怎样了?”此时不加掩饰,关心之情尽显。一旁的福亲王见苗头不对,不禁微微皱眉。

    李亦杰道:“皇上别急,卑职找遍了紫禁城内外,哪里都没有凌贝勒的消息,宫中侍卫也说没瞧见。卑职心中焦急,一边安慰着韵贵妃,甚至打算到宫外张贴皇榜寻人,又或是请武林中的朋友代为打听。卑职眼下还是他们的盟主,大伙儿再不愿,也会给我这个面子。后来,还没等出宫实施,就听说凌贝勒已经自己回到吟雪宫了,且是安然无恙,实乃幸甚!”

    顺治心道:“你只说最后一句,不就成了?倒害朕平白操了半天的心。”福亲王也先言不由衷的跟着“恭喜皇上,贺喜皇上”一番,才开口问道:“皇上,这是所为何事?凌贝勒那边有什么不妥么?”

    顺治道:“哦,你还不知。耀华可有对你提起过,昨日驱鬼时玄霜神色有异,忽然起身大笑,随后就跑出去了?朕恼他口出不逊之言,几个萨满法师也趁机危言耸听,实在可气。一时未遣人去寻,只想着宫中安定,他也不会遇着什么危险。小孩子闹脾气,发泄一通就过去了。谁知他这一跑,竟就失了踪,当晚也是整夜未归。韵贵妃当时带着小璇在附近寻找,直到天明,无计可施之下,这才来禀告朕。唉,她也真是糊涂,怎么就不早些说?耽误一夜,也不知会有多少变故。当时有不少臣下都打发了去寻,李卿家也在其中,还是其中最为上心的一个。好,李卿家,玄霜虽然不算你找到的,但这份功劳,仍然重不可没,朕绝不忘了赏赐。”

    福亲王不卑不亢的道:“能找到凌贝勒,固然可喜可贺,那都要仰仗皇上的洪福啊。不过,这孩子也太不懂事了,又不是三岁小儿,怎能随随便便就闹脾气?也不知会害得皇上和娘娘有多焦心。”

    顺治道:“孩子么,哪有不犯错的?朕以前年幼之时,也是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总之是没事就好,没事就好啊。”又向李亦杰问道:“你见过玄霜没有?他现在是什么状况?”

    这话问得隐晦,李亦杰却已深明顺治之意,答道:“可喜可贺!凌贝勒已恢复正常了。他对前几天的事,脑中还稍有记忆,想到给大家都添了许多麻烦,很是过意不去。本想立即到乾清宫来磕头赔罪,但又怕皇上不肯谅解。而且他这几天折腾得太厉害,现下身子十分虚弱,韵贵妃要他先躺下休息了。卑职只匆匆见得一面,想到皇上还急等消息,不待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