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4/6)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喝退两个瞧热闹的,屏退宫人,关了门,说:“现在只有我和你祖母两个,可以说了?”

    元天祎犹豫半晌,说:“祖母,母后,她出身不好,儿臣说了也没用。”

    霍太后笑劝道:“这有何妨?只要足够聪明明事理,出身和家世都在其次。”

    “您们的要求,她都符合。她的家世,说好也好,说不好也不好。”元天祎说,他的眼光不会差,只是理智告诉他,他们之间不太合适,“她是原楚国的宗室女。”

    宴长宁闻言皱眉,无声的看向霍太后。霍太后十分镇定:“继续说,祖母听听看。”

    元天祎受到鼓舞,道:“她叫楚清漪,亡国之后,她的父兄忙着逃命,慌乱中丢下了她,身边只有一个奶娘。那时她刚满月,记不得家中之事。后来一个无儿无女的私塾先生收留了她,她的奶娘向她的养父母说了她的身世之后就去了,她也改了姓氏。一年前我外出游历时遇到的。”过程和之后的发展他不提,霍太后和宴长宁已了然于心。

    “祖母明白了,你先回去。”霍太后点头说道。

    元天祎不安道:“您不会为难她吧?”

    “祖母是这么不讲理的人么?”霍太后笑道。

    “那孙儿告退。”元天祎逃似的离开,回到东宫之后关紧了书房的门,心砰砰跳得厉害。

    长子落荒而逃,宴长宁无奈的摇头,对霍太后道:“母后,您的打算是?”

    “天祎是个稳重的孩子,他看得上的姑娘姑娘品性不会差。我们也帮着合计合计,考察过后合格的话,帮他们办了这事。”霍太后并不计较楚清漪的身份,一如当时她不计较宴长宁的身份一样。

    “母后安排吧。”选儿媳这件事,交给霍太后处理最为合适。在元天祎十六岁时,邺国那边有过和亲的意思,被元胤和霍太后直接拒绝。

    孙儿们长大了,儿子却油尽灯枯了,“皇帝最近如何了?”

    宴长宁惆怅道:“经常咳嗽,很少吃东西,越发的瘦了。”

    “天祎这边的事我来办,皇帝那边你仔细看着。”元胤操劳了四十多年,该让他休息一下了。

    元胤现在不能下地走路,工部送了轮椅来,宴长宁每日会推着人在御花园和太液池边散步。得知父亲病情加重,两个小的也跟在宴长宁身边,陪他说话。

    宴长宁还没开口,小话唠元怀瑾已经绘声绘色的说了延福宫里的事。元胤听得认真,握着宴长宁的手,回头望着她笑。

    “那位姑娘是旧楚的宗室女,不过旧楚灭亡那一年,她也刚满月,在战乱中被父母丢弃,对楚国的事知道得不多。母后已经派人去查了,不日就会有消息。”宴长宁说道。

    “天祎的事,的确该慎重。母后帮着相看也好,她眼光向来毒辣。”元胤赞同道,“等天祎大婚之后,你陪我到外面走一走吧。”

    “父皇,女儿也要去!宫里怪没意思的。”元怀瑾立刻道。

    元胤果断拒绝:“不许去。”他不想和宴长宁游山玩水的时候,还带着一个麻雀一样聒噪的女儿。

    元怀瑾可不高兴了,抱着元胤的手臂撒娇道:“父皇,我是您的亲女儿呀。”

    宴长宁也不想外出带着一个拖油瓶,附和元胤说:“以后有的是机会出去玩儿,这次父皇外出是为养病,你去帮不上忙。”元承宇用手肘捅了捅元怀瑾,元怀瑾才不情不愿的点头。

    朝中太子监国,元胤在太极宫中修养,越到这个关头,朝中越是平静。一个月之后,太子妃的人选重新提上议程。霍太后亲自出宫了一趟,回来之后对宴长宁和元胤说了楚清漪的事。话里话外,霍太后对这位姑娘非常满意,“相貌性情都是一顶一的好,不比皇后当年差。”

    “有母后把关,我也放心了。之后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