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特的宫殿拥有一层以上的楼层、精美的楼梯、浴室、窗户、折门以及拉门等。在最后的阶段,一些宫殿中公寓房间的排布表明至少在统治阶级中有单独间隔的后宫。证据是米诺斯壁画中显示有成群隔离的妇女佩带着宝石饰品(后宫的王妃们)。
克诺索斯城的主体是庞大复杂的宫殿建筑群,由于拥有当时最强大的海军,克诺索斯城的宫殿几乎无外患之忧,故没有坚固的围墙和城堡,外观也不像埃及等地的宫殿那样高大宏伟,走入其中的人,不会有压抑感,而只会对其富有特色的内部结构感到好奇、感到轻松。
英国考古学家阿瑟·伊文思于1878年在克诺索斯一座叫做凯夫拉山的缓坡上,发现了米诺斯宫殿的废墟,进行了最早的完整发掘,发现了大批米诺斯遗迹,和许多刻有使用线形文字的文本的泥板,揭示了米诺斯文明的存在。
其中最为辉煌的米诺斯王宫始建于bc2100年的米诺斯前王朝时期,到bc1900年,米诺斯前王朝时期的克诺索斯宫殿毁于统一战争的最后一战。之后被米诺斯王朝重建,后几经扩建,直到bc1800年建成。
米诺斯王宫同时具备迷宫式和王宫式两种建筑形式。楼层密接,梯道走廊曲折复杂,厅堂错落,天井众多,布置不求对称,出奇制巧,外人难觅其究竟。
米诺斯王宫,依山而建,规模很大,共计占地约2.2万平方米之多,围绕着一个1200平方米的中心院落展开成四个翼,上下五层楼。王宫四周的各种建筑物呈放射状向外延伸。一些豪华的住宅里面还有冷热水管俱全的浴室,旁边也有极为简陋的小屋和茅舍。从东宫至西宫,有王后寝宫、双斧宫、国宝殿、楼房、贮藏室、仓库等大小约1500多间宫室,并由一扇扇重门将整座建筑物连接在一起。
中央院落是一个东西27.4米,南北51.8米的长方形庭院,占地1400多平方米,把东宫和西宫结合一起。房屋和院落之间曲折多变,多级石阶又使楼上楼下变得高低畅通、错落有致,建筑廊道迂回、宫室交替,进入之后即很难找到出口。
庭院西面楼房主要用于办公集会、祭祀和库存财物,东面楼房则是寝宫(正殿【也叫“双斧殿”,双斧是米诺斯王的象征】是国王起居之处)、客厅、学校与作坊。北面有露天剧场,东南角有阶梯,直抵山下。
米诺斯王宫提供了岛上专制政权存在的证据。米诺斯王宫内有专供祭祀的场所,而没有在王宫之外的地方发现祭祀场所。米诺斯王朝属于的国家,米诺斯王朝的国王,同时担任神殿的高级祭司职责。
王宫内部空间高低错落,楼梯走道曲折离奇。克里特岛气候温和,宫内厅堂柱廊布局开敞。装饰结构:建筑元素,如圆柱、檐壁雕带以及不同的装饰线条,柱子上粗下细,比例匀称,挺拔俊秀;墙饰,如壁画、彩色浮雕以及马赛克拼贴,壁画风格写实,色彩丰富,墙角用大石块砌筑。
各层各处都有楼梯相连,尤以庭院东面的中央大楼梯最为宏伟,它有天井取光,三面构成柱廊,楼道宽阔、彩绘艳丽;其旁是双斧殿的内外两室,以折叠门扇相隔,冬可保暖,夏可通风,显示出米诺斯建筑的灵巧。双斧殿旁的王后寝宫是一套典型的米诺斯豪华住房,内壁绘有海豚戏水的壁画,优美雅致,相连小间有浴室和冲水厕所。
王宫各处的壁画也是古代艺术的上乘之作。刚出土时仍是色泽鲜艳,壁画有斗牛戏的内容,相当符合希腊神话中所说的南海迷宫和迷宫饲养的吃童男童女的人头牛身怪物的情节。里面更是挖掘出为数众多的艺术品,有雕刻、壁画以及许多跟宗教有关的文物。外观没有亚述帝国宫殿般壮观,每一个宫室的规模比较小且高度也不高。
从《荷马史诗奥德赛》和相关历史文献的记载得知米诺斯王与米诺斯王宫的传说:
起初米诺斯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