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人类与包括黑猩猩在内的其他灵长目动物不仅体质特征相似,而且社会行为也相近。一般认为这主要是由于他们的大脑很发达,因此他们的行为方式也比其他动物复杂。
灵长目动物大多是社会性动物。他们的生活和迁徙都是成群结队进行的。其规模大小根据种类的不同而不同。在群体中,有一只成年雄性的个体是整个群体的领导者。
灵长目动物个体之间也有相互影响。最值得注意的是修饰对方的活动。他们彼此去除同伴身上的寄生虫、杂物等。此外,灵长目动物的未成年个体之间经常游戏,这是在了解周围环境,或者是在训练力量,因为如想争得领导者的地位往往取决于力量。
灵长目动物能够发出声音,彼此进行信息交流。他们用一系列的喊叫声或者身体某部位的动作来传递信息。
灵长目动物一般都有一个“居住区”,就是通常活动的一定区域。居住区周围经常有群体成员进行巡逻。在居住区内,还按照群的大小以及食物的获取方式分成不同的小区域。居住区经常根据季节的改变而改变。有些种群会迁徙到经常去的区域,称为“核心区”。
灵长目动物的婴儿与其他动物不同,他们在刚出生时一直跟随母亲,生活完全由母亲来照顾,依偎在母亲的怀里。当然,不同的灵长目动物之间的母亲行为也不相同。许多灵长目种类的雄性对婴儿往往起到父母的责任,一起照料和保护婴儿。
非人灵长目动物的一个重要的社会行为是侵略行为。这种行为一般是通过姿势来恐吓对手,而不是通过激烈的搏斗来表现。搏斗一般只用于争夺在群体中的领袖地位时才用。灵长目动物具有很强的等级制度。雄性领袖具有优先挑选食物、选择雌性,并且有下级的成员服侍。但是在他受伤或生病时,他就有可能失去这种地位。
由于灵长目动物与人类有很近的亲缘关系,其生活方式也可能与最早的人类相仿。因此对科学家们研究人类的祖先有很大的帮助。
而在灵长目动物中黑猩猩是与人类最相似的动物。
要知道人与果蝇的DNA有60%的遗传信息是相同的;人与老鼠的DNA有80%的遗传信息是相同的。而人与黑猩猩的DNA有5%是相同的。
仅仅5%的差异,就决定了一个在笼子外面、一个在笼子里面;一个办奥运会、一个在树上跳来跳去;一个研究哥德巴赫猜想、一个数到9就很了不起;一个可以长成奥黛丽·赫本那样、一个全身披满黑毛;一个大讲“人生而平等”、一个在医学实验室里受折磨。直立行走、复杂语言、科学和艺术、哲学和宗教……这些人特有的东西,其根源都可追究到这5%。而在这5%中,又究竟是哪些具体的差异,在黑猩猩与人之间划出了界限?
目前唯一得出的结论是人类有23对染色体,而黑猩猩有24对染色体。但是为什么相差1对染色体就出现这么大的差异的原因,科学家们还没有找出答案。这几乎是神的领域。"
“怎么,先贤也相信有神的存在吗?”
“是的,要知道没有信仰的世界是容易产生精神空虚的,不过因为科技的高度发达,所以过去有很大部分的神学内容,现在已经划归到科学里面。事实上按照罗素的的记载,科学和神学共同构成一切知识。神学是还没有被定义的科学。所以虽然科学高度发展,但是相较宇宙来说,未解的仍然是大多数,所以依然有神学的存在空间。”
上新世最早期的地猿始祖种(约580万~520万年前的埃塞俄比亚)从图根原人(黑猩猩)中分化出去,被认为是人类的最早祖先,地猿始祖种已经直立行走。
科学家们发掘了一具440万年前的一具不完全的雌性动物骨架,主要包括带牙齿的头骨、手臂、手、骨盆、腿和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