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路上遇见的老人姓赵,是一户致仕官僚的老家人,然而李世勋他们并没有听过这位大人。
“我家老爷无意于当官,只是愿意做一个盛世逸民!”
这老先生慈眉善目,此番是去金州买些南方来的货物。跟着他的是几个小厮,个个机灵。只让李刚他们管他叫老爹就行。
这胡大诚,心里暗自腹诽,老爹?岂不是要占我老胡的便宜?
金州卫在辽阳南六百里外,走旱路要十几日。
如果能够在盖州搭乘官船则不过五日就能到,只是眼下的官船都是给朝鲜陆军运军火的,个个货满,实在是没法调拨,所以便只能走旱路。
这时候出门哪里有高铁c高速可以坐?都是徒步,好一些的有马车可以坐,但像老人家这样坐轿子出门的着实不多。
去金州若是要坐轿子,光轿夫钱就能雇三辆大马车,更不用说还要包吃住,着实不合适。
“小老儿未曾出过远门,这番傻了。”
一路相谈甚欢,那李世勋拿朝鲜带回来的人参挑了几个小的,熬了鸡汤;也招待老人喝。
“这高丽参鸡汤,当配其他几位药来喝才好!这夏天喝参鸡汤,还得加几味药泻火。”
第二天在驿站住下,又走了半日,便来到了盖州卫城。这辽东和大明朝得问其他地方多有所不同,除了辽阳等处还有些治民官外,其余各处都是卫所。
原来这明太祖运筹帷幄,早在占据辽东之时,就不放心关外的女真人c蒙古人坐大。特意布置下层层叠叠的关隘c城堡不说,还把整个辽东省打造成了一个大军区,并把自己的十五子朱值封在广宁做辽王,十七子朱权封在大宁卫做宁王,二十子朱松封在开原,做韩王。
最终算是形成了以藩王为缓冲,以卫所c关隘为骨干的防御体系。
这些封在辽东的藩王,除了韩王朱松年纪还小不能去藩国外,其他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尤其是那个宁王朱权,不仅封在广宁卫,能够控制科尔沁的蒙古人,而且就连彪悍无畏的朵颜三司蒙古突骑也是他的下属。
只是靖难之役,明成祖朱棣先是屯兵山海关,吓跑了辽王朱植,又北上大宁诈走了宁王朱权手下的三万精兵。韩王朱松年纪太小还没有去藩国就任,但是那些归他指挥的兵马也一起投降了朱棣。
靖难之役后,朱棣为了报答舍生忘死的朵颜三司,直接废了大宁卫,把田土牧场尽数送了出去。
又害怕自己的小弟弟朱权有样学样,过几年趁自己死了,也去扯旗造反,干脆把韩王手下的兵卒整体内迁到了福建,把那韩王一脚踢到了平凉。只是在韩王藩国的原地,留了个建州的虚名委任那猛哥铁木尔做世袭的指挥使。
这实际上就是放弃领土,但朱棣却给自己找了个好名头:美其名曰内迁卫所以苏民困。
当时朝廷里面也不是没人反对,但就是成祖那脾气,谁又敢名说呢?
当然,等到了朱棣年老的时候,见蒙古女真在侵夺卫所的土地上渐渐做大,他也颇为后悔,本来打算趁着北伐,再把那些封出去的地盘拿回来,可是天不随人愿,半道而崩。
可以说,明成祖自己给大明埋下了亡国的祸根。
虽说,明成祖毁掉了明太祖在辽东的部署,但是并没有再把辽东的卫所改回州县,到现在这辽东的百姓们,只知道有指挥使c千户c百户而不知道还有知县c知州之说。
这盖州卫在元代的时候本来是一个州县,为了这洪武皇帝的运筹帷幄才成了卫所。
故而比起李刚所曾见过的那些卫所来,这盖州卫城就显得格外的雄伟。只见这卫城城墙包砖夯土而成,城高约十米上下,周长二三里,每五十步就设置有敌台望楼。
虽然承平日久,但是这盖州卫到底还是有几百个精锐的守兵,着鸳鸯战袄,手持刀枪c弓弩,分路把守各个紧要关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