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要兴旺好些,没准我也能有几个像三丫头这样贴心的庶女。”

    老太太一听她把嫡庶放在嘴边,又是这样酸溜溜的口气,心里的气便不打一处来。她不爱管二房的事情,不代表她真的老糊涂了,她的那些庶子庶女怎么没的,只怕秦氏自己心里最清楚。

    “丁妈妈是你的左膀右臂,这样的事情就不要派她去了,我借你两个人,保准帮你把这次的事情办好,我院子里洒扫婆子于妈妈和她媳妇,她媳妇才刚生了一个儿子,正好奶水充足,过去正好了。”

    “我怎么能要老太太的人呢!这些小事情……”

    秦氏的话还没说完,就听老太太继续道:“你也说是小事情,丁妈妈可是在你跟前办大事的,这事情就这么定下了。”

    周氏从头到尾没有吭声,听到这里却忍不住要笑出来,只是强忍着抿了一口茶,憋得快要岔气了。

    周氏见他气宇轩昂、红光满面的进来,就知道必定是有什么好消息。

    顾翰清不等周氏走近,便笑着道:“皇上召我过去恩领中秋节的赏赐,顺便说了一下边关的战事。”

    “皇上居然还赏了我们家?”

    周氏欣喜,每年几个大节,宫里确实会恩赏一些内制的节礼,不过就是一些糕饼、馔肴,其实也没什么,但这样的赏赐大多是只给那些有累世功勋的侯门公府,像顾家这样的人家,哪里有这样的殊荣。

    “不过是些小东西,但是皇恩浩荡,还有你正二品的诰命,皇上也一并批复了。”

    顾翰清不过随口一句,周氏却愣住了,一时间脸上羞得通红,想起当年两人的洞房花烛之夜,那时候顾翰清不过只是一个小小的翰林院编修,虽然有大好的前途摆在跟前,终究是前路未明的。

    而周氏是国公府的千金,何等金尊玉贵,顾翰清揭了红盖头坐在她身侧,看着含羞带怯的新娘,朗声道:“夫人,将来必定还要替你挣一套诰命夫人的头面来。”

    顾翰清瞧见周氏愣住了,容颜虽是徐娘半老,脸上的表情却一如少女般羞涩,便笑着道:“夫人啊,为夫当年的话可不是随口说说的。”

    周氏听他这么说,便知道他也想起了当初的诺言,只觉得两人心有灵犀一般,低着头道:“老太太还在房里等着呢,你快进去吧。”

    周氏脸上热辣辣的,前一阵子因为顾明妧的事情,两人终是闹过一阵子,如今见顾明妧这样听话懂事,顾翰清又对她这般几十年如一日,心里便一点气也没有了。

    少年夫妻老来伴,他们都风雨同舟过了这些年了,那些不愉快的事情,就让它过去算了。

    顾翰清进了正厅,同老太太说了皇上赏赐的事情,又道:“前两日肃王在边关大胜鞑靼,今日驿夫八百里加急已呈至御前,皇上的意思是要大大嘉奖,因此召微臣一同拟定抚军御史的人选,择日带上粮草皇恩,赶赴前线,以慰边关将士。”

    秦氏一听,这不是白白拿功劳和油水的差事吗?若是能让二老爷胜任,那真是再好不过了。她急的恨不得现在就同老太太说去,可又哪里插得上嘴呢!

    一时间外头有丫鬟来回话,说是在我坐斋里的席面已经备好了。

    我坐斋是顾家后花园的一处四面荷风的凉亭,取名于苏轼的一句名词: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

    顾翰清虽是权臣,却也到底是文人,这些附庸风雅的事迹,其实也是不少的。

    亭子不大,正好分左右两桌,中间用三扇松柏梅兰纹屏风隔开,分为男女两席。

    顾明妧同老太太周氏都坐下了,抬起头看见顾家三兄弟带着陈伯青从外院进来。

    此时天色已暗,一轮皎月从东边升起,照在波光艳潋的湖面上,将几个少年人映照在天地之间,乍眼看过去,都是兰芝玉树、霁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