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翻原议,美国国务卿诺克斯一时之间找不到出口,居然提出让日本和俄国jiāo出在满洲的铁路,由其他国家组织共同接管,这就是所谓的“满洲铁路中立化”方案。
日俄对这个中立化的方案不屑一顾,他们照会美国和中国,美国在东北所做的一切必须先经过日本的同意,日本有权控制修铁路过程中的一切。由于日俄从中阻挠,美国的计划无法实现。
自己实力不强,想靠以夷制夷来牵制日俄这些虎狼,从根本上来说是不可能的。
血腥镇压革命
一个王朝的衰落一定伴随着此起彼伏的起义,清朝本来就是外族入主中原,在康雍乾盛世时,起义尚且不断,更不用说日益衰落的晚清了。
载沣摄政时,官僚机构已经非常臃肿,人浮于事。宣统刚继位时,安庆就bào发了革命党人起义。1908年3月28日,黄兴在钦州发动起义。此后,全国各地风起云涌。
除了起义之外,革命党人还积极组织暗杀行动,最著名的莫过于汪精卫刺杀摄政王载沣。令人称奇的是载沣并没有杀掉汪精卫,倒不是载沣厚道,而是汪精卫朝中有人。
对于革命,统治者从来只有一个政策:镇压镇压再镇压。镇压命令虽然是由载沣下达的,但载沣委实是一个软弱的人,看到大清帝国风雨飘摇,他经常吓得一个人偷偷哭泣。汪精卫行刺他后,他有时吓得连家都不敢回。
革命发生后,清廷展开了血腥镇压。熊成基率领马pào营在安庆起义后,带着一千人围攻安徽巡抚朱家宝。朱家宝死守城池,同时命令长江上舰艇袭击起义军大营,起义军很快就支持不住,往合肥撤退。两江总督端方命令清军毫不留情地追剿,起义军作鸟兽散。
当然,清廷最担心的还是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清廷要求沿海督抚要严防同盟会成员回国。
宣统元年(1909年),湖南发生水灾,当地官绅趁机囤积粮食,抬高物价,民不聊生,许多老百姓饿死。民情沸腾,接下来可能就是暴乱了。第二年三月,长沙人民开始抢粮食。官府派兵来镇压,老百姓不服,几万人围住巡抚衙门。湖南巡抚下令开qiāng,打死了几十人。群情更加汹涌,连外国人都出来协助清军镇压,最后抓了几百人。
1910年春节期间,广东新军与警察发生了冲突。新军大多是一些有革命思想的人,革命党人倪映典趁机在新军中发动起义,一千多人加入起义阵营。清廷派水师提督李准前来镇压,当场击杀上百名新军,生擒几十个头目。
这一年山东莱阳的几千饥民在曲诗文的领导下举行起义,围攻莱阳城。山东巡抚孙宝琦立即派兵镇压,血洗起义各村,屠杀上千乡民。
起义活动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黄花岗起义。1911年4月27日,同盟会在广州举行起义,清廷命令两广总督张鸣岐和水师提督一同镇压,革命之火被扑灭后,八十六个革命党人遇难。
战火已经在中华大地上燃烧起来,起义之火虽然一再被扑灭,但神州的上空正酝酿着一场更大的风暴。
第十三章 清朝的覆亡
武昌起义bào发,全国震惊。住在洹上村的袁世凯自然也听说了,清廷大多数官员听到武昌革命的消息既感到震撼又感到害怕,唯独袁世凯脸上浮上一丝微笑,他明白自己出山的机会到了。
一场意外引发辛亥革命
镇压黄花岗起义后,清廷宣布了铁路国有政策,等于是国家垄断经营铁路。这在今天看来也没有什么奇怪的,大家知道一切都是国家的,但是当时激起了大量资本家的反对,资本家联合人民发动了大规模的保路运动,各省还派遣代表进京,抗议朝廷的政策,要求清廷赶快推行宪政,组织内阁。
清廷面对国内的压力,不得不做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