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事情,就是大逆不道,你想想看,此事一旦发生,各国公使首先抗议,各省的封疆大臣也会集体不满。一个不小心,就可能激起兵祸啊!再说了,太后跟皇上是母子的关系,这天lún之情在这儿,有什么过不去的坎,你一定要好好劝说太后。”
荣禄说道:“我会尽力的。”
随后,荣禄找到慈禧:“听说太后想废掉皇上,有这事吗?”
慈禧冷漠地说:“无中生有,从来就没有这事。”
荣禄:“没有就最好了,太后应该知道兹事体大,牵一发而动全身。”
慈禧:“但是皇上越来越不听话了,这个你也看到了。”
荣禄:“皇上不可以废,但如果太后想安心一点的话,不妨为皇上选立一个太子,皇上无子,可以在宗族中挑选一个。”
慈禧沉默良久,说道:“你说的未尝没有道理。”
慈禧经过反复考量,最后选定端郡王载漪的儿子溥俊为大阿哥。慈禧本来是很讨厌端郡王的,在宗室中,让慈禧喜欢的就没几个。但是载漪对慈禧是有“隐功”的,在辛酉政变中他出力不少,戊戌变法中他又主动向太后告密,慈禧立他的儿子也算是一种回报吧!慈禧虽然是个权谋女人,但基本上还是有恩报恩有仇报仇的。她善于记仇也善于记恩。
当时溥俊十四岁,还没有成年,立他的话肯定好控制。慈禧带着军机大臣,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光绪:“你觉得怎么样呢?”
光绪胆战心惊地回答:“我没有任何意见。”
慈禧:“那这事就这么定了。”
立太子在历朝历代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但是到了清朝就不太正常了,自从雍正设立了秘密建储的制度,其后再也没有皇帝公开立储。慈禧公然违反祖制,其用意非常明显,就是要限制光绪,一步步解除光绪对自己的威胁。
此时,光绪表面上还是帝国的首脑,实际地位形同政治犯。他没有实际权力了,但影响力还是有的,在许多朝中重臣的眼中,光绪是一个比较贤明的皇帝。就连在政治上倾向于支持慈禧的李鸿章、张之洞、刘坤一等人都认为光绪是个不错的皇帝,缺点就是xìng格懦弱了一点。翁同和是光绪的帝师,在他心目中,光绪的仁义在皇帝中是比较少有的。
慈禧册立大阿哥的消息在国内传开后,还是引起了轩然大波,上海这个地方反响是最为剧烈的。因为上海是当时中国经济非常发达的一个地方,工商业比较繁荣,在光绪的维新理念中,有很大程度反映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诉求。
上海商会一千多人联名反对慈禧册立大阿哥,紧接着全国各地的商人纷纷反对,就连国外的华侨也没有置身事外。
工商业人士的反对是软弱无力的,慈禧拿出了统治者基本的手段镇压,逮捕几十个人自然能压下反对声浪。为了取得各国对自己的支持,慈禧也做出了一些改变,一改往日不接见外国人的姿态,在宫里大肆宴请各国公使,还送给他们许多贵重的礼物。
各国公使虽然接受了她的礼物,但是对她的做法仍然多有微词。慈禧由此而生恨,心想这些外国人全是一群不识好歹的东西,从此,她对洋人就再也没有过好感。
大阿哥溥俊是个比较弱智的孩子,不喜欢读书,对治国更是毫无兴趣,最喜欢的事情是跟太监们打水漂。溥俊有时还羞辱光绪,光绪会一些英文,他骂光绪是鬼子徒弟。慈禧虽然囚禁了光绪,但是也绝不允许这种无法无天的事情发生,当她知道后,让人抽了溥俊二十鞭子。
由于溥俊太胡闹,再加上不少封疆大臣比较看好光绪,慈禧最后还是废掉了这个不学无术的大阿哥。
义和团真能折腾
多年来,洋人一直跟慈禧作对,我们就不说列强屡屡欺负清朝了,就说最近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