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太后英明。豪格死后,在八旗和朝廷中掀起了惊涛骇浪,王公大臣们分成两派,一派是拥护多尔衮,一派是拥护小皇帝。在这汹涌的暗流中,大清国的政权面临着改朝换代的危险。

    孝庄太后待在深宫中,她的地位虽然非常高,但却是孤独的。朝中全是多尔衮的人,她唯一的亲信就是苏麻喇姑。苏麻喇姑是一个很能干的女人,她不仅负责在太后和小皇帝之间传话,还掌握着一些秘密的渠道,可以和驻扎在北方的那些忠于小皇帝的王公大臣接头。

    为此,苏麻喇姑也付出了代价。一次,孝庄命令侍卫席那布库的妻子侍奉皇后,那人却不愿意,孝庄只好派苏麻喇姑去请,结果被席那布库狠扁了一顿,差点把苏麻喇姑打死。可以想象当时的形势有多严重,一个内侍大臣竟敢把皇太后最亲近的侍女差点打死。事发之后,皇太后还不敢声张,对外说苏麻喇姑是从马上掉下来的。

    从这件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孝庄和顺治的处境有多危险。更可以看出,孝庄的城府与聪敏到了何种地步。

    太后下嫁之谜

    清朝留给我们的悬案实在太多了,孝庄有没有下嫁多尔衮就是其中之一。

    关于孝庄与多尔衮的关系,有三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孝庄嫁给了多尔衮;一种认为孝庄虽然没有嫁给多尔衮,但是两人是情人关系;还有一种认为孝庄非但没有嫁给多尔衮,而且两人是清白的。

    那么,历史上真实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先了解,民间流传孝庄下嫁多尔衮到底是因何出现的。说来,还是皇父摄政王的“皇父”二字惹的祸。再者就是当时南明的著名诗人张煌言写的一首诗:上寿筋为合卺尊,慈宁宫里烂盈门;

    春官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

    诗中明明白白提到慈宁宫和太后婚,当然,诗人的话从来都是让人怀疑的。那为什么太后下嫁多尔衮流传得这么广呢?

    那是很多人认为孝庄嫁给多尔衮是形势所需,持有这个观点的人有八个看似无懈可击的证据。

    第一,通过和多尔衮结成政治婚姻,可以保全顺治的皇位。人们认为孝庄如果不嫁给多尔衮的话,顺治帝皇位坐不稳,其实嫁不嫁他皇位都坐不稳。当然,那些认为孝庄嫁给多尔衮的人确实抓住了一点,多尔衮不能生孩子,孝庄嫁给他的话不用担心生孩子,从而对顺治帝构成威胁。这个说法看起来是非常有道理的,但是有道理的东西不一定就是真实发生过的。

    第二,弟娶兄嫂是满洲的旧俗,确实如此,这种事情在满洲经常发生,满洲没有汉族那些lún理道德,人们也视为正常。这个证据的关键是,有这个习俗不代表所有人都按这个习俗办啊!就算孝庄愿意嫁给多尔衮,多尔衮愿不愿娶还是个问题呢!

    第三,多尔衮自称为皇父摄政王,什么叫皇父摄政王,许多人的理解是多尔衮以父亲的名义摄政。既然都是父亲了,那说明孝庄嫁给了多尔衮。这个证据非常荒谬,慈禧还让光绪喊她亲爸爸呢,莫非慈禧就是光绪的亲爸爸?但是当时的汉人并不这样想,听到皇父摄政王的称呼,立刻敏感地意识到,莫非那个太后嫁给了多尔衮?弟弟娶嫂子,对于当时深受三纲五常教导的汉人来说,口味确实太重了,想不好奇都难。你没娶皇帝的老妈称什么皇父啊,既然敢这么自称,那说明肯定是娶了人家老妈。

    第四,就是张煌言的那首诗。其实这个论据完全可以排除,诗人的诗是绝对不可以作为历史考据的论据,像《荷马史诗》这种毕竟是少数。张煌言是反清志士,反得很郁闷,写几首诗给清朝泼脏水,发泄发泄情绪是很正常的,我们表示理解,但绝不能拿这个当证据。

    第五,据说一些学者从顺治的谕旨中发现了蛛丝马迹。在1660年,顺治皇帝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