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军万马。
短短的时间内,永历政权控制范围扩大到云南、贵州、广东、广西、湖南、江西、四川七省。这是南明时期出现的第一次抗清斗争高潮。
本来永历帝有望成为乱世中力挽狂澜者,可惜中国人的劣根xìng又带来了麻烦,再加上管理上的不善,短暂的繁荣成为昙花。所以,中国人总结出了一种人生经验: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其实,这并不是什么宿命,而是民族的劣根xìng在作怪。从越王勾践开始,中国人就养成了可以共患难却很难同富贵的习惯。
好局面才刚刚开始,内部就斗开了花,各种政治势力互相攻击,农民军受到排挤,清军借着这个机会得以调整喘息,卷土重来。1649年到1650年间,清军反扑,著名抗清将领何腾蛟和瞿式耜先后在湘潭和桂林战役中牺牲,清军又重新占领湖南广西,许多收复不久的失地也先后丢掉。
在这期间,李自成的侄子李过病故,李过的儿子李来亨联合其他农民军将领,宣布脱离南明的政权,自主抗清。失去农民军的支持,政权内部又斗得死去活来,南明的军事力量越来越衰弱,士气越来越低迷。对永历来说,道路越来越难走了。
这时候,张献忠大西政权的余部孙可望、李定国等人已经占领了整个云南。孙可望、李定国提出愿意和南明联合,永历只好接受他们的建议。不过,这次不是农民军投靠南明,而是永历投靠农民军。从此,永历就跟着孙可望和李定国了。
1652年,李定国率军八万出广西,打桂林,再次攻入湖南、广东。在攻打桂林的战役中,李定国打败了孔有德,导致孔有德全家自杀,就女儿孔四贞跑了出来。这是李定国第一个漂亮仗,接着李定国又击杀了清军统帅敬谨亲王尼堪。一出手就解决了两王,李定国果然是身手不凡,当时天下大震。与此同时,大西军的另一名大将李文秀带兵出击四川,收复了川南。诗人张煌言在福建一带抗清,抗清运动再次出现高潮。
本来形势又是一片大好,可惜老问题又来了,李定国出够了风头,孙可望不爽了,两人产生矛盾。如果只是吵吵嘴,哪怕动手打一场,也没问题啊!关键是这个孙可望心眼太小,居然想做掉李定国。李定国不想跟孙可望一般见识,暂避到广东,希望和郑成功会师,收复广州,可惜郑成功不怎么守时,结果李定国自己跟清军打起来了,损失惨重。随后,李定国撤到贵州,接走被孙可望劫持的永历皇帝。1656年,李定国带着永历皇帝回到云南。第二年,孙可望带军攻打李定国,又一起同室cāo戈的案例。孙可望仗着人多势众,想一举击溃李定国,没想到他人心不齐,许多将领倒向李定国阵营,结果李定国大败孙可望。
1658年,孙可望投降清军,贵州、广西落入清军囊中。第二年,清军派遣三路大军攻打永历皇帝。因为不想连累李定国,永历逃亡缅甸。缅甸人将他软禁在草房里,过着牛马一样的生活。李定国曾几次想迎回永历,但都遭到缅甸方面的拒绝。
1662年,吴三桂进军缅甸,要求缅甸国王jiāo出永历皇帝。这个缅甸国王也是个混蛋级别的人物,他刚刚弑兄上位,统治尚不稳固,不想多惹麻烦,只好答应吴三桂的要求。缅甸国王派出三千人将永历皇帝的住地团团围住,并谎称要和永历立盟誓,根据缅甸的规矩,立盟誓的话大家得饮咒水,谁食言就要受到诅咒。缅甸国王通过这种方式将永历的随从引诱出来,出来一个杀一个,杀掉四十二个人以后。永历知道自身难保,问缅甸国王为什么要这样?
缅甸国王说:“吴三桂来要人,我没办法。”
永历一听,悲愤地给吴三桂写了一封信,控诉他背叛明朝,投靠清朝,忘恩负义,丧尽天良。骂完一顿解气后,永历又低下头颅,说自己现在的处境非常可怜,xì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