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自大周立国二百年,儒家是深入人心,但好在这个世界没有自己原来时空赫赫有名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但上至皇家,下至黎庶,皆是喜好儒学,造成了儒家独大,而其他各个学派只能躲在角落里瑟瑟发抖,甚至是苟延残喘。     法家式微,但比墨家还要强上不少,现在的墨家虽然还叫墨家,但更多的是游侠儿还有工匠,在思想上已经没什么传承了。     但法家还有大师存在,也有一部分官吏学的是法家,比如说,刘德麾下的韩非、满宠等人。     要说起来,早就召唤出来,但一直从未出现的诸葛亮也是法家的代表。     刘德希望自己的子嗣要学会利用还有使用这些学派,而不能被某个学派蛊惑,成为他的拥护者,这是作为一个国家的继承人绝对不允许的。     如果有这样的继承者出现,自己肯定会考虑换一个,反正自己的儿子多。     不过刘德首先培养的还是刘仁,毕竟他是嫡长子。     这在封建时代非常的重要。     兄弟和睦其实在皇家一点都不现实。     刘德继续对三人道:“除了这三人,孤还准备在征调几人。”     “燕卿...”     燕南连忙出列,拱手称在。     “你乃郎中令,孤要你挑选四名郎官作为他们的护卫。”     “殿下,四名是不是太少,毕竟,光公子就有十位...”     燕南说道。     “那就增加到二十人。”     刘德想了想,四人的确太少了,根本就不够分,那就每人两人吧!     “明天将名单拿过来!”     “是!”     燕南应了一声,然后扶着剑柄,退到了一侧,将空间留给荀还有徐光启。     刘德看向徐光启道:“孩子们还小,但应该了解到黎民百姓的生活,一县之长乃是大汉之基,理应是了解百姓疾苦还有百姓所需的,你身为,吏部尚书,掌握各县之长的考课,孤要你选出几位政绩、道德皆不错的县长,辅助荀卿教导刘仁他们。”     “臣领命!”     徐光启应道。     刘德心中暗道:荀、郑玄、韩非、魏征、再加上一到两名县令,基本上足够了,等到后面有需求再行调整吧!     “就这样吧!你们还有事吗?没事就都下去吧!”     刘德说道。     “臣有事启奏!”     徐光启突然出列道。     “何事?”     “启禀殿下,翰林院修撰李明因罪已经下狱,所以大汉现在缺少一名翰林院修撰。”     刘德一时没反应过来,“翰林院修撰也不是什么重要官职,怎么?吏部没有合适的人选吗?”     “殿下,翰林院修撰官职虽然不高,但对于大汉来说非常重要。”     徐光启小声提醒道。     刘德恍然,翰林院修撰说简单点就是一个朝代的史官,这个职位不是一般人可以担任的,很多都是家族传承,因为这样才能防止史册不会遗失、疏漏。     而李明的家族便曾经担任大周的太史令,然后被刘德征召继续修史,但如今李明因罪下狱。     这史官的位置总该有人顶上去,一般的官吏是不行的,史书太过重要了,虽然汉国也没成立几年,甚至只是一个公国。     “那你有合适的人选吗?”     刘德询问道。     徐光启既然已经提出来了,那么可以肯定的是,他必然有了解决的方案。     徐光启躬身道:“是,殿下,曾经有一个家族也是一直担任史官,不过是在魏国。”     “魏国?李云的魏国?”     “不,是大周之前的那个魏国,这个家族手中掌握了魏朝甚至更前朝代的历史,臣以为,可以征召他为翰林院修撰。”     “听起来非常的不错,他叫什么?”     “司马迁!”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