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嬷嬷走了,留下父女两个倒有些尴尬,林如海还保持着刚才与女儿稍微显得亲密的姿势,对他来说有些熟悉又陌生。黛玉长这么大,他不说经常抱她搂她,可这样女儿还躺在床上,他就过来看望的情形很少,当然,黛玉生病的时候例外,但那时候有贾敏在前,林如海也就是站在一旁慰问关切几句话而已。
官宦人家姑娘自小都有奶娘嬷嬷教养长大,林如海贾敏都是那样的人家出来,黛玉是她们盼了多年得的头一个孩子,生怕委屈了女儿,把这些规矩体系都做的十足十,但也少了不少的天伦之乐,父女母女之间也多了些莫名的隔阂。
这也不独林家,这个时代有钱人家皆如此,呼奴唤婢是身份的象征,小主子与奶娘亲近多过生身父母却也是事实,只因为碍于各种礼教规矩,亲生父母与子女之间反倒不好亲近,说话谈心。
林如海虽说把黛玉看的与众不同,甚至还给他请了先生“假充男子”教养,但父女之间相处也还是按照规矩模式来,这样坐在女儿床头抱着她说话的事情,以往都是贾敏才会做的事情。
不仅林如海,就林黛玉也感觉到这样的场景陌生又违和,在心里,她是渴望这样的父亲,这样的场景只在病中出现过,但那也多数是母亲的怀抱,她也知道,随着年岁的增长,父亲的这种亲近也只会成为奢望。
感觉到女儿身体的僵硬,林如海叹息一声,赖嬷嬷到了,他留住女儿的可能越来越小,不说妻子临终托付,就赖嬷嬷的手段,这小小的孩子哪里抗得住,黛玉被说动了,他也不会坚持伤了女儿的心。
岳母如此安排,恐怕就是若是来了主子,都不一定能够把黛玉接走,所以才派了身边的老嬷嬷来,只要说动黛玉,他就没有办法拒绝了吧?
“玉儿与新来的玩伴相处可还好,”林如海也不知道要女儿说什么,让她别听那老货的挑唆,留在家里陪伴老父,他也知道,自己公务繁忙,留在家里的时候屈指可数,别说黛玉,就是贾敏还在的时候,一旦忙起来,十天半月的歇在书房不进后院难与她见上一面,更别说女儿黛玉了,他偶尔思念妻儿忍不住抽空去看望,女儿多数也是歇下了,难得与她说上两句话。
林如海也知道女儿翘首以盼希望与父亲多见几面,也尽量在空闲的时候多陪伴她,但他能做到的时候太少,所以,也只能从旁的地方来弥补,衣食住行不说了,那都是最好的,起居坐卧不输与公主;给女儿淘换礼物甚至西洋货哄她高兴;知道女儿喜爱读书,给女儿请先生;知道女儿寂寞缺少玩伴,与贾敏商量给她找小丫头陪伴玩耍等等。
“还好,”黛玉应道:“她也不知道此时与父亲说些什么,过去,有母亲在的时候,与父亲见面总是先一番,“父亲睡的可好”,“父亲用了些什么”,“父亲最近忙些什么,”公式化的问题,当然,也有过与父亲讨论书上的故事,典故出处的时候,父亲总是耐心的回答讲解,但那样的时候太少,可也极为温馨。
黛玉贪恋那种温馨,所以越发的喜爱的读书了,她喜欢父亲夸赞她读书聪明不输男儿,黛玉知道,父亲在赞扬她的同时也有着些遗憾,遗憾她的聪慧,可惜不是男儿。
黛玉自然知道父母期盼儿子的心的,她也希望自己能够有一个,不仅是父母原了希望,她也一样多了一个依靠,多了一个可以疼爱的人,父亲总有忙不完的公务,母亲有家事要打理,与她相处的时间都不多,她还常年卧病,总是要静养,连父母都刻意回避生怕打扰了她休息。
然父母和她好不容易盼来的儿子,兄弟却没有保住,她不是没有看见父母眼里的悲伤失望,母亲甚至因为弟弟的离去而垮了下去,在她心里,自己总归是抵不过那只来了世上三年的小儿子。
父亲心里也是遗憾的,可他心里还装着他的公事,所以他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