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市委机关的秘书之四c中央台拍片

    (内容简介:1988年中国中央电视台剧组,曾用几天时间在湔江堰市,拍摄成一部15分钟的儿童旅游片。小说中的“我”参与整个拍片过程,本章节通过回忆的形式,将这一经过以及相关的故事展现出来。)

    目录:

    1c书记接待310

    2c进驻市委1118

    3c开始工作(上)1925

    4c开始工作(下)2632

    5c艰苦拍片(上)3339

    6c艰苦拍片(下)4046

    7c陆海苑的常客4754

    8c清城山拍片(上)5565

    9c清城山拍片(中)6675

    10c清城山拍片(下)7685

    11c后山拍片8693

    12c事成之后(上)9499

    13c事成之后(下)100106

    14c画报社组稿(上)105110

    15c画报社组稿(下)111118

    16c央视的回声(上)119125

    17c央视的回声(下)126131

    1c书记接待

    (内容提要:中央电视台来湔江堰市拍片,这本来是好事一桩,但是从一开头就波澜起伏。)

    1988年7月,辅导站学员的期末考试结束后,虽说是暑假开始,但市委机关和宣传部的工作照旧。市委中心组的学习活动也是每月底,抽4天进行一次。我女儿这年8岁暑假后,将上北街小学三年级。也就在这个暑假,成都军区战旗文工团姓朱的手风琴演奏家,来湔江堰市办学教授手风琴。好象全国都出现手风琴热,中央电视台的鞠苹姐姐,也在电视中作了专题节目。听她说北京的大街小巷,都能听到手风琴那宽广的音乐声。据统计北京有3万多以孩子为主的群体,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手风琴。改革者开放后刚吃上饱饭的人们,加大对自己子女的教育投入。大家都希望自己的下一代,能够以崭新的风貌,建设自己更美好的生活。

    和许多人一道我也将自己的女儿,送到学习手风琴的班上。朱老师的班办在北街小学,每周星期天上午c下午各一个班,共有100多个孩子参学。孩子们大小不等,有的小学一年级6岁,有的已经6年级12岁。按朱老师的布置大多数都使用,天津产60贝司鹦鹉牌手风琴;也有家长为孩子购买,上海产百乐牌手风琴的。每次学习都有家长陪同,有的是父母c有的是爷爷奶奶c还有的是亲戚。

    几年下来能够坚持学习,业余考上十级水平的孩子不少。但能够考取师范音乐专业,或音乐学院的凤毛麟角。其中的经验是,只有父母陪同的稍有成效,其他人陪同的无一例外都坚持不下来。这时的奥妙是孩子都有玩耍的天性,父母才能下得了狠心。为了儿女的将来,把孩子的天性适当抑制。让他(她)们学有所长,今后能够更加适应社会。

    我家里面女儿学习手风琴,最初几级课是爱人前去。后来她也就不知所云,只得我自己去陪同。这一陪就是小学3年c初中3年共6年。中间的插曲是女儿学琴入门后,朱老师要求买一架天津产,鹦鹉牌4排簧的演奏琴。当年这种琴在成都售价1800元,但是很不好买大小乐器商店都没有。朱老师也积极想办法,后来听说成都人民商场有一架。不过等到他赶去的时候,已经有人捷足先登给购买走了。

    我曾经请湔江堰市驻北京办事处的同志,如果有机会去天津帮忙购买?主观想法是天津生产这种琴,应该是好买一些。后来北京办事处的人回来说,他们有人去过天津鹦鹉牌手风琴厂,但是在厂家的商店也买不到。说是全国各地商店都在那里候着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