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等雷电落到自己身上的时候。惜风整个地府的崛起第二百八十。一些移动平台利用掌握的用户资料,频频定向发布商业信息——这样的推送,还是精准营销吗?

    (视窗)

    “贴心”服务不贴心精准推送为网上消费带来了便捷,也给不法分子制造了可乘之机。

    有些知名移动平台利用用户信息定向发布虚假广告,诱导用户消费

    “作为一个年轻妈妈,我经常上淘宝、京东等购物平台给孩子买日用品。最近我发现,每次点开这些购物app,首页上总会弹出不少婴儿用品的广告。”北京某外企员工张倩说,

    “这种主动向客户推荐商品的做法,让人又惊喜又担心。惊喜的是,不少商品正是我想上网找的,网站主动推荐过来,省去了我反复搜索的麻烦;担心的是,网站通过我的购物记录掌握了我的消费信息,如果这些信息被坏人利用了,我该怎么办?”依托大数据,分析用户消费习惯,给用户的消费行为打上标签,继而有针对性地推送商业信息,这被称为

    “精准营销”。精准营销能为生活带来便捷。比如,根据你的听歌记录,网易云音乐会主动推送你偏爱的歌曲,产生的个人年度音乐报告让乐迷感到贴心;根据你的点餐记录,大众点评能精确推送你喜欢的美食选项,精心推荐的美味让你大饱口福。

    这些商业app以大数据为依托,提供个性化的精准服务,减少了人们上网搜索的麻烦。

    可是,精准营销也给不法分子带来了可乘之机,甚至有些知名移动平台也利用掌握的客户信息定向发布虚假广告,诱导人们购物消费,以致吃亏上当。

    前不久有媒体报道,某知名移动平台在一些三四线城市精准推送虚假广告特别是医疗广告,赚取不义之财,其后果就是消费者遭殃,企业声誉受损。

    精准营销,贴心服务难

    “贴心”。据阿里巴巴安全部负责人介绍,商业移动平台依托大数据掌握的用户信息包括姓名、年龄、住址、消费习惯、联系电话等,几乎可以准确地给用户画像。

    “由于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完善,对向用户精准推送商业信息、商业广告的做法如何监管,缺少具体规定。很多移动平台虽然也知道这没有法律依据或者涉嫌侵权,但因为缺少具体规定,处罚也不到位,也就大着胆子放开去干了。”据介绍,目前这种网络

    “黑灰产业”的年产值已达千亿元之多,很多黑灰产业从业者利用大数据的能力超过一些知名互联网企业,能精准获取数据,进行精确推送,甚至实施诱导消费,坑骗消费者。

    个人信息不能被过度使用手机app越界获取个人信息已成为网络诈骗的主要源头。

    应尽快从法律上明确大数据与个人隐私的界限,为保护用户个人信息提供法律支持28岁的李小欣在上海某会计师事务所工作,喜欢浏览微博获取信息。

    可最近她碰上了麻烦事:“我发现微博常常给我推送一些婚恋广告,推荐的对象都是年轻、会做饭、事业有成的帅哥、白领,有时还会附带一张很阳光的照片,个个完美得不行。不知道这是通过注册微博时提供的个人信息发现了我婚姻状况,还是因为我搜索过和情感相关的关键词。这种没头没脑的推送,真让人受不了。”腾讯社会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目前,手机app越界获取个人信息已成为网络诈骗的主要源头,高达96.6%的安卓应用会获取用户手机隐私权限,而ios应用的这一数据也高达69.3%。

    北京市消费者协会的调查显示,有近九成的人认为手机app存在过度采集个人信息,近八成的人认为手机app上的个人信息不安全,七成以上的人认为网络平台在尊重和保护用户隐私方面做得不好。

    李小欣说,大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