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首届毛体评选]
第7节七c
《闻涛听浪一一毛体风云纪实小说》七(连载)
邮件事件让一个无辜的传达室临时工丢了工作,这让我很难受。“为什么要这样处理呢?”
“你有更好的办法吗?”柏华冷笑一声,“你还真是不懂得江湖上的事。”
我确实没有办法来处理,事先我设想过毛远征会跟我们赔礼道歉或一口否认什么的,但邮政局长的高招让我如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来。如真的像徐工那样去纠缠或破口大骂,倒显得我不明事理,没有文化和素质了。
“官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当的,没有智慧和办法是混不上来的。”柏华一直以他的从政经历自豪。
他二十多岁的时候在部队当上了连级干部,后来因为火灾事故中冒着生命危险救下了两位老百姓,受到公安部的嘉奖,三十多岁的时候是团级干部了。
国庆期间我和他去山东考察毛体市场时,到了他的老家高密,那里写毛体的不少,也有我以前在网上聊过天算是相识的毛体书家吧。
闲谈时我说到他高密的老乡,大作家莫言。柏华一脸不屑的样子,“莫言算什么,我一回到高密,接待我的都是什么人,你知道吗?”
莫言可是我仰视的一颗文学明星,不说高山仰止吧,但确实是一座高山。柏华何人?
“我的同学,我的战友,只要我一回去,就是全陪接待,高密最高规格的。”柏华一口高密话,很难听懂,他在韶山快半年了,几乎没有韶山人听懂过他说什么。
我的语言适应能力较强,他的话大都能懂。柏华的那种自信曾经让我暗生惊喜,我根本不会和官场打交道,不会喝酒不会跳舞甚至不会唱歌,没法融入那个圈子。我内向自闭,可以有无数的创意在自己的世界里开花结果,却不敢将一个无懈可击的方案摆在桌面上向他人谈,我需要一个外向的有推销能力的朋友来帮助我,实现心中的梦想。
柏华的出现一度让我莫名欣喜,仿佛看见那红红的小火炉在温暖地向我招手。我在冬天里出生,在爸爸的故事里长大。长大后我离开了爸爸妈妈温暖的家,在异乡我孤独一人,没有亲人没有朋友,我只能花很多的时间去寻找温暖,寻找冬天的温暖回忆中有很多围炉夜话的温暖,儿时,每到冬天,母亲早早地燃起红红的小火炉,我们袖着手,烤火听爸爸讲故事。
一个山东大男人,在官场上混了近二十年的一个毛体书法家,应该可以补我的不足,很快在韶山打开局面的。那时我就退回到自己最适合的位置,幕后,抛头露面的事都让他去做。
客观来讲柏华还是有能力的,尤其是在决策大事的时候,他的方向明确,纲要简洁,一目了然。就是文字太过精练,我就笑他,“一篇文章全是钢筋枝条,没有一丝血肉。”
“都象你呀,下笔千里,行文愈万,看了半天还不知道你到底想说什么?”柏华其实很喜欢我的文章风格,但特意在损我。
我不在乎他的态度,但遇到麻烦或烦心事,我喜欢向他讨教。柏华开口说话就是领导风格,一种高屋见瓴c高瞻远瞩的气势,马上吓人一滚。有时候我很烦他,凡事都扯到天上去了。
“我就是哲学家,所有的事情都可上他升到天文和宇宙。”他也不在乎我的态度,很自得地问我,“你说我们做这个毛体评选的目的是什么?”
“确立毛体书法的历史地位呀?”我虽然不喜欢他那种凡事往大的方向说的口气,但这个问题确实是每个即将和我们打交道的人都要问的。我的理解是确立毛体的历史地位应该是个奋斗的目标,很可能我们做的事只是为建设毛体这所大厦铺上一块砖或添上一片瓦,但毛体评选的直接效果,确是清晰可见的,“评选出国内最有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