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万物有盛衰,王道有终始。”轻轻敲落封尘,揭开书册的第一页,这句话便映入到方明的眼里,其实纵然方明自己不去看那些文字,他也能清清楚楚的记得上面的内容,因为这本尚未刊刻的“书”,正是自己当年在崔氏庄园东园阁楼上,前后耗时两年思考救国之策的结晶所在。

    “夫万物之盛衰在天,故谓天驭万物,而王道之终始在人,故云人掌兴灭。”方明细细读来,念着今日与崔世烈喝酒的事情,忽而又记起当年在长安城与至交崔宗臣坐而论道的日子,眼前仍是这盏盈盈如豆的灯火,正如往昔一样摇曳着,似水般的流年场景开始不停转换,最终它定格了,方明的眼前终于浮动出那个漫长又让人难忘的夜晚。

    “方大哥。你觉得兴复之事,能有几成把握?”崔宗臣放低了声音,小心翼翼的问道。

    “贤弟,这几日总也不见你,怎么今日突然见了就说起这些,你可是听到了什么风声?”方明本与崔宗臣对坐枯禅,见好友突然放下手中捧着的书问起自己话来,心头自然有些异样。

    “方大哥,你稍等片刻。”崔宗臣扭着身子翻了翻书箧,从里边拎出一瓶酒水来。

    “这是?”方明不明所以的看着崔宗臣把酒放在桌上,紧接着又端出来几个食盒打开,都是下酒的凉菜,“方大哥,这些都是你爱吃的,这酒来时候已叫酒保烫过,你摸摸,还有些热乎,要是觉着凉,咱们就再温温?”崔宗臣笑呵呵的说着,并没有回答方才方明的疑问。

    “贤弟,今日是说好的相聚解经,怎么突然又要喝起酒来。”方明虽然有些糊涂,可见崔宗臣欢喜,也心知必定是有些好事,他看见崔宗臣从袖中掏出两只杯子落在桌前,也只得收了书,扶着酒杯,待崔宗臣把自己的杯子斟的满满的。

    “大哥。这一杯咱们敬大唐。来!”崔宗臣说的声音稍高,也把酒杯举得高高的。

    “贤弟噤声!”方明慌忙按下崔宗臣举着杯子的手说道,“今日域中是谁家天下,你我尽知,怎么说出这般话来?长安告密的探子无孔不入,让人听了去,你我性命休矣!”这么多年在长安做官,他与崔世烈两个早已练成了说话听事细弱蚊蝇的本领,所以方明说话的声音虽低,但崔宗臣却全都听在耳朵里。

    “哈哈哈。大哥小心的是,只不过再过几个时辰,这天下就又要改回李姓,咱们的大唐就要回来了!”崔宗臣略略掐了嗓音,声音似比方明还小了许多,可这话听进方明耳朵,直如雷霆一般。

    “贤弟听到了什么?”方明惊诧问道。

    “方大哥。今夜便有将士擒龙。”崔宗臣笑道,脸上满是得意神色,见方明愣在那里呆呆说不出话,就给他加了一箸小菜落尽碟内,自己捏着酒杯先饮干了一杯。

    “贤弟。这话不是玩笑,从何说起,你需给愚兄讲个清楚。”方明的声音有些颤颤微微。别人眼中的崔宗臣是个读书癫狂c行事癫狂,就连在太学中任职也时有癫狂之态的人,以至竟被同僚笑称为“太学癫子”,可方明心知肚明,那些癫狂之态,是夹杂着崔宗臣对世事无奈的抵触和反抗的,他正是要用这种癫狂之态去表现自己对世间的态度和看法。

    “大哥,愚弟几时对你开过玩笑?”崔宗臣笑道,他说的实话,他在方明的面前,他确实是不必展现任何狂态的,因为他内心深处的狂想和愿望,也正是方明内心时时刻刻都期盼着的东西,二人只要说到什么,必然是心意相通,不用多说第二句话去解释。

    “张c桓c袁c敬几位大人和羽林军的李将军,想来这会儿已经动手了。”崔宗臣接着说道,音色更加低沉,脸上的表情却飞扬起来,“过不了几日必有武后的诏旨,叫太子即位,复国为大唐。”

    “贤弟,这事情是石破天惊的大事,你到底从何处听来?”方明紧紧追问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