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说那一日,宁王挥军东进,连破九江c安庆两重镇,所谓的所向披靡就是这个概念了吧。君不见,千帆竞逐,百舸争流,旌旗蔽日不足以显其威,万马齐喑不足以彰其势。
宁王挥军下九江之后,船就从鄱阳湖水系进入了长江水系,长江水乃是从西向东行动的,所谓的顺水行舟,如乘风破浪;而逆水行舟,那就是事倍功半了。当宁王志得意满的将船队开到了安庆的时候,他绝对没有想到王公已经给他设好了圈套。
船行到了安庆,5水军兵分两路,一路直取安庆向北的官道,截断了安庆从北面的可能支援部队,而另一路直接从水路围攻安庆城,旌旗蔽日,那庞大的船阵告诉大家,想要依靠水军击败宁王这只人数在2万以上的舰队,最起码目前的长江水系是找不到这只传说中的能够击败宁王的舰队的。这就是先发制人的优势,总能打对手一个措手不及,当然了,要是分兵的话,那就并非不可战胜了。人数优势除了可以增加己方的自信心,同时也可以威慑敌方的作战部署,毕竟如果看到了敌人的部队构成,说不定对方仅仅是面对这么强大的军队就会失去作战的勇气了,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兵法可是说的没错。
宁王志得意满的围困着安庆城,而安庆城的太守果然在这么强大的兵锋之下,失去了最大的优势,守城的优势乃是可以抵挡三到五倍的敌人,可是当敌人的数量达到了10倍以上,看到那密密麻麻运兵船,再看那黑压压的人头攒动,一股寒气就从安庆太守的心底爬了起来,须知道,在历朝历代,士大夫这个阶级都是一直存在的,就算是被削弱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千万不要小看这一层人士的力量,所以,历朝历代改朝换代之时,总会有些让人想不到的臣子突然倒戈。
就说关原之战,是个人都能看出来是西军赢了,西军布阵在高于东军的地界,而且东军的支援部队,被真田幸村拖在了半路上,足足3万兵力被堵在距离战场几天路程外,这意思就是双方兵力西军部队略多于东军,且西军部队布阵从大方向来看也是必胜的。
然而就是这样的必胜之战,愣是被打成了败局,究其原因,就有一条闻名遐迩的“关原战神”小早川秀秋突然倒戈,直接让焦灼的战事被打了个大逆转。那么,我们可以来分析一下我们的关原战神为什么会突然叛变倒戈。
实际上在那个时代,忠义这个词汇是不符合战国环境的,大名只会忠于自己,然而依附强者,选择优势更大的胜利者去采摘战果,而不会干那种费力不讨好的战役,须知道战国的士兵都是各大名手中自己的兵力,那意思就是损失都得自己赔偿,而战果却需要和同盟们一起分享,就是这种明显的分配不均,导致了战国后期那些大名喜欢来蹭战功,实际上他们也就是带着部队来走一圈,获胜方的大名你必须给我好处,我毕竟出兵了,不然小心我们出兵打你,就是这种潜在台词,让那些大名是直奔着利益而不是正义这样道貌岸然的说法去战斗。
说句难听话,那个时代名誉值几个钱,忠义值几个钱,只有兵力c火器c还有领地不会背叛自己,诸位需要知道那个时代,武田信玄是流放了自己的父亲才坐上了家主的地位,而织田信长的岳父斋藤道三更是被自己的儿子逼死的,实际上岐阜城原本斋藤道三是要留给女婿织田信长的,而他的儿子无法接受这个情况直接发动了反叛杀掉了自己的父亲,所以那个时代的jp是没有什么天地君亲师之类的道德底线的,大部分的大名都是从刀山火海里爬出来的,就是因为经历了这样的叛变,所以他们当上大名之后并非是可以高枕无忧了,时刻担心着会有人象自己当年上位以上踩着自己的尸体登上大名的宝座,就是这种野蛮式的方式,故而他们才会被天朝上国称为化外之民咯。
对了,实际上织田信长这样的所谓的第六天魔王也有温柔的一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