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7/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最近有俗务羁绊,恐怕无法脱身,不过伯约半月后再来,我一定为你们引见!”

    习伯约听了,心中有些失望,那“女菩萨”俗务缠身,他又何尝不是呢!自然不可能在此等候半个月,便道:“如此说来,还真是遗憾啊!”卢照邻似乎心有不甘,叹气道:“总之日后伯约若是得闲,一定要再来!”崔劼听了,面上现出一丝意味深长的微笑。

    而后聊起天下大事,卢照邻一代才子,博通古今,对时政有独到的见解,倒是教习伯约获益匪浅。卢照邻指出了武则天执政的许多不足之处,并断言,不出十年,李氏必能复辟!习伯约听得热血沸腾,对卢照邻也是更加佩服,与崔劼直留到午时才恋恋不舍地告辞而去。

    此后几日,崔劼便尽地主之谊,带着习伯约遍访范阳左近的名胜古迹,二人把酒言欢,感情也是日渐深厚。习伯约唯恐沈秋霜惦念,这一日便向吴执辞行。吴执虽然心中不舍,却也只得答应。崔劼直送出五十里,才与习伯约依依而别。

    习伯约离了范阳,便一路南下,返回扬州。河北道的百姓重获安宁,是以他这一路行来,所经过的州府村镇又是一番繁盛的景象,与来时百姓成群南逃c十室九空相比,真是天差地别。这自然是狄仁杰安抚得法之功。

    河北道各州府贴出告示,突厥已被朝廷平乱大军击退,朝廷将开仓赈济难民,免除河北百姓一年徭役,并要求离家逃难的百姓各自回家生产。如此一传十c十传百,民心复定,为躲避突厥兵而逃走的百姓便各自返乡耕作,恢复生产,河北道重又安定下来。

    如此一来,不论是朝中的公卿大臣,还是市井的平民百姓,无不对狄仁杰交口称赞。狄国老仁政爱民之名传遍宇内,风光一时无两。习伯约也极为高兴,不仅是因为黎民得脱苦难,更是因为自己的高明见识,没有受杨青龙的蒙骗,出手击杀狄仁杰,反而保全了狄仁杰的性命,也算是为国为民做了一件好事。

    开怀之下,习伯约纵马急骋,这一日来到黄河边,渡过河去便是齐州。黄河到此已快至尽头,水流已没了中上游的滔滔之势,趋于平缓。沿岸树木茂盛,景色秀丽,习伯约来时匆匆忙忙,未及欣赏,此刻他心情舒畅,倒有闲情逸致,牵着大宛马在岸边缓步游览起来,而后才来到渡口,找船过河。

    渡口不大,但渡船却不少,见习伯约到了,有几个艄公便问道:“客官可是要过河?”习伯约点点头,便向离得最近的艄公道:“老人家,麻烦将我渡过河去!”说着,他牵马走近,便要上船。

    这时,不远处的一艘船上,一个青年喊道:“这位相公,那艘船又破又旧,你不如坐我的船吧,一定又快又稳的将你送过河去!”说着,这青年还恶狠狠地瞪了习伯约身前的艄公一眼。那艄公吓得一哆嗦,赶忙道:“客官,您还是去坐他的船吧,我年岁大了,恐怕气力不济。”那青年又喊道:“你这一把年纪了,若是到了河心再昏倒了,岂不害了这位相公!”

    那青年一身水靠短打,身材健壮,皮肤黝黑,面上有一道长长的刀疤,这一瞪眼,更显凶恶,顿时教习伯约大为厌恶。青年这一瞪眼,适才几个延揽生意的船家赶忙转身,躲回了船篷中,有的干脆撑船离开了渡口,似乎对这个青年极为惧怕。

    那青年见状,得意一笑,向习伯约道:“客官你看,我说得没错吧,这群老东西被我揭穿,无言以对,所以客官还是来坐我的船吧!”习伯约虽然厌烦这个青年,但其他的艄公尽数被吓跑了,他也没法子,只得牵马上了青年的船。

    青年的船也只是寻常的渡船,习伯约牵着大宛马上去后,便到船篷中坐下,那青年摇起橹,小船便缓缓离岸,向南而去。

    习伯约厌恶那青年,坐下后,便即闭目凝神,那青年却一边摇橹一边与习伯约闲聊。他不时询问习伯约是哪里人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