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卓公馆,我仅仅与租房给我们的陈较熟识,而且我知道她是居委会的调解委员,对这里的每户人家都很熟悉。所以得去找她打听,看是谁掉的本子。
次日下午,我便到后楼去找陈。
前后楼之间的厅堂很大,中腰处,也就是前后楼之间,左右各有一个小天井。陈住在后栋一楼的右边天井旁边的厢房。
我轻轻敲一下她家房门,门便开了,原来只是虚掩着,我探头朝里面看,空无一人。
”你找陈么?“背后有人问。我一转身,便看到住在对面,即厅堂左边的谭。
谭我虽然不熟,但她家的情况我却听夏大龙说起过。她家是两代烈属。她丈夫是红军战士,牺牲于长征途中,她儿子又献身于抗美援朝前线。她现在与孙子孙媳及重孙生活在一起。
我笑着给谭打招呼。她又说:”陈上厕所去了。“说罢,她放下手中一大把马齿苋,坐下来开始选菜。
谭年过八旬,瘦削,但非常硬朗,皮肤黝黑,头发却全白,在脑后挽了一个大大的发髻。她经常去铁路边采马齿苋,看来今天收获又不小。
我说了声谢谢,正好也想上厕所,便往后院走。
到了后院,问了一声,果然陈在厕所里应声。此时有些便急,不耐烦等,便想去跃进路的公厕。
跃进路的两个公厕,都离卓公馆后门有两三百米距离,我站在门口时,突然有些犹豫。
因为两个公厕的距离正好差不多,我在其间的中点。
忽然想起日记本上那句话
”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对称。“
我忽然神游局外,一时呆在当地。竟忘了内急。
这时,听得身后厕所门一响,陈出来了。
我一时回到现实,赶紧转身问她”我们院里(我也习惯这么说卓公馆了)有没有杨二嫂或者什么鸿卿?“
”院里没有姓杨的,鸿卿倒是有,黎鸿卿,就是黎爷爷,一个老教授,教数学的。“陈果然是如数家珍。”黎爷爷原来就住在你们那间小房的对面“
陈说的我们房子对面,应该是隔着厅堂的对面,一个数学教授就对了,这本子上画着线段,不就是在研究几何嘛。
”你怎么知道鸿卿这个名字的,问他干什么?“陈又问。
我说,昨晚捡到他掉在院里树下的一个日记本。
陈突然后退了半步,死死地瞪着我,”什么?昨晚他掉的日记本?“
”是啊,你看,就是这个,上面有他的印章,我猜想应该是昨晚,因为如果是白天,应该会有别人会捡到吧。“我递过日记本。
陈又后退半步,瞪着日记本说:”不可能啊黎爷爷前年就去世了啊!“
我手中的日记本啪地一声掉在地上。
求一切支持!谢谢!
下一节:高俅通辑林冲。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