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黄和陆奇主要是负责制瓶和包装车间的技术工作,根据他们这段时间工作的情况,要说的邓科长都替他们说了,不知道再说些什么好。
杨大花对于生产上的事情,肯定是放不出一个屁来。她坐在那里正在聚精会神地观查她的手相(她昨天刚从她干妈那里学到一些看手相的知识),要讨轮的问题,似乎与她无关。
冷场了片刻,还是姚思远再三考虑,觉得既然在这里工作,就要对得起她拿的那份工资,所以不管科长同不同她抬扛,为了全厂的利益,她把她的看法和建议和盘托出:“现在的当务之急,我觉得是要尽快把应力测定仪和热电偶温度计买回。检测工具就象生产的眼睛,没有眼睛就会看不清生产上出现的问题,就会瞎摸。检测设备不管坏不坏都应拿去定期检修,要不,不准了都还不知道,等到损失太大了才发现,那就太晚了。关于降低成本的问题,我还是原来的意见,要抓主要矛盾,原料成本是影响我厂生产成本的大头,所以原料要改变现况,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应买些价钱低廉的原料配合使用。我建议用适当的碎玻璃和适当的二级原料配合一级原料使用,这样成本可以大大地降低。这是我目前想到的,看大家的意见如何?”姚思远说完后,看了邓科长一眼,见他听了她的意见后,显得很平静,不象她第一次向他提出采用碎玻璃时就暴跳如雷样子。
对于姚思远的讲话,邓科长不首先发表看法,他向大家问道:“你们大家都谈谈,对小姚提出的看法和建议有什么意见?还有你们自已有什么看法和好的建议都可以说出来。”
“小姚讲的很有道理,我完全同意她的意见。我要补充的是,现在检验室的应力仪肯定是不能用了,在没有买回新的设备之前,看是不是能够马上把旧的拿去检修应急?”老黄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对,我也同意思思和老黄的意见。解决质量问题,这是我们科应该做到的事情。降低成本问题是我们厂的大事,也应该重点把它抓好。现在我们用的是以一级料为主,肯定成本高,所以思思提出要适当地用些碎玻璃和增加二级料,我觉得这个建议提得非常好。我们在北京学习时,见他们厂就用了不少的碎玻璃和二级料,关键是用上这些原料后,如何调整原料配方的问题。能搞好配方,这是完全可能行得通的。北京玻璃厂的原料成本低,效益就比我们厂好多了。”陆奇说完,望了思思一下,他很佩服她,她到技术c检验科来没有多久就能提出这么中肯的意见。
邓科长见陆奇说完,就面向杨大花说:“小杨,你也说说你的看法。”
杨大花对于姚思远的讲话是注意听了,因为她知道她是有一定水平的,说话是有份量的。以前在配料班时,工作上出现的一些问题她都能解决。现在科长点名要她谈看法了,见大家都面向她,她不由自主地摸了摸盖在右眼角的那绺头发,清了清喉咙说道:“大家说的都很对,我都同意。我们在北京学习的时候,学到不少东西,其中配料问题我是重点学习的内容,光资料我都记了二大本。他们厂确实是采用了碎玻璃和二级料,我一回厂就想把这个建议提出来,但一直跟班忙于解决质量问题,所以我没有及时提出。现在姚思远提出的看法和建议,是我早就想提出来的,所以我们的看法是一致的。我完全同意大家的意见。”
邓科长听完大家的讲话后,见意见是那么地一致,原来他有不同的看法就不再提了。再说,生产成本再不降低,他这个技术c检验科长也难以当下去。他顺从大家的意思,作总结性的发言:“今天的会开得很好,大家都讲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说得都很有道理。关于爆瓶事故,只要温度计准确,生产工艺能真正得到控制,就能马上解决。老黄和小陆下个星期一就赶快把光学高温计送到质检所去检效。小陆,在热电偶温度计没买回之前,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