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见王氏说得温和客气,也不揭穿她,还很厚道地说:“弟妹不必如此,人有身子的时候啊,口味就是比较刁钻,我怀着瑚哥儿的时候,也经常想些有的没的,不打紧的,想吃就说。”
张氏的话虽然说得婉转动听,却是处处坐实了王氏为人蛮横,甚至和小侄儿抢食的行为,不等王氏反驳,张氏又接着说:“可是依我看来,大厨房人多事杂,还管着全家人的饭菜,弟妹有时候想吃点什么,都不能及时做。再说弟妹的住处,距离大厨房也有些远,有时饭菜端过去,说不定都凉了,为了弟妹和大侄女的身子着想,儿媳倒是有个想法,就是不知当讲不当讲。”
史夫人年纪渐增,愈发不耐烦管理家务闲事,对孙子孙女却是愈加疼爱,尤其那是贾政的儿女,更是上心,她见张氏前头的话说得有理,立即让她往下说,到底有什么法子,可解决此事。
张氏微微一笑,便道:“儿媳的意思是,从大厨房拨两个人过去,给弟妹立个小厨房,我每日叫人把瓜菜果蔬送了过去,弟妹想吃什么,马上叫人现做,吃着温热可口,不是更妥当些。”
史夫人想想觉得有理,就赞成道:“老大媳妇,你这话说得不错,回去就给办了。”王氏吃得好不好,史夫人并不关心,可她的孙子孙女吃得好不好,就很重要了,史夫人大赞张氏心思细腻。
王氏闻言急道:“谢太太关心,谢大嫂好意,不用这样,真不用,我跟着大厨房吃饭就是。”
王氏可不想要小厨房,现在她要什么,只管找张氏即可,她做不出来,就是她的责任,要是小厨房立了,不过是暂时的,说起来方便,其实是少了张氏的事,她如何能愿意,因此拒不肯受。
张氏笑道:“弟妹,不要紧的,你是双身子的人,疏忽不得,还是慎重点比较好。”
史夫人也笑道:“老大媳妇说得有道理,老二媳妇,你就不要推辞了,安心养着就是。”
话已至此,王氏不好再说什么,只得千恩万谢地接受了,心里对张氏,更加耿耿于怀。
事情终于尘埃落定,张氏稍微松了口气,贾三姑娘的嫁妆有了章程,王氏暂时也给她找不了麻烦,在王氏把孩子生下来之前,自己的日子总算是能松快点了,张氏牵着贾瑚告辞走了。
亲自把贾瑚送回院子,张氏转身要走,贾瑚突然冲过来,从背后抱住她,哽声道:“娘,我以后一定会争气的。”贾瑚现在已经明白了,荣国府里,当家的虽然是贾代善,可他从来不管家务,内务全是史夫人说了算,她一心偏着二房,他们一家三口,就不会有安逸日子过。就像最近这段时间,明明是王氏在给他们制造不愉快,可他们费尽心思能做的,却不过是自保。
要是贾赦立得起来,有个正经的官职在身,史夫人再是偏心,也不会把能干的长子推离自己的身边,偏偏贾赦无用,正经本事没有,却能继承祖业,史夫人才会为次子抱不平,一心为他着想。
无论如何,比起每天想着怎么玩得尽兴的贾赦,贾政的门面功夫要做得好很多,人家是爱好读书的。尽管贾瑚想不明白,贾政那么多年的书都读到哪里去了,举人c进士考不上可说情有可原,毕竟名额有限,还是要点运气的,可是秀才,基本就是死记硬背,这都考不上就很有意思了。
贾赦已经二十好几,性格早就定型,看在他对张氏和自己都很不错的份上,贾瑚对他也没更高的指望,不惹祸事就是好的,要改变长房在贾家的地位,他必须要努力,努力到让祖父另眼相看。
张氏闻言止步,转过身紧紧抱住贾瑚,“瑚哥儿,有你这句话,娘再辛苦也值得了。”
张氏为贾三姑娘筹办嫁妆很用心思,虽然银两有限,但是都花在了刀刃上,她把卓家送来的聘礼里面,华而不实的古董摆件取了出来,换成了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