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朝文武竟无一人站出来建言献策,更没有一个敢进言劝谏的。大隋已经两征高句丽,不能取胜,不仅耗资巨大,而且百姓苦不堪言,反叛四处丛生,朝廷乱到这个地步,谁也没想到隋炀帝依旧执迷不悟,痴心不改。

    隋炀帝反倒是自以为然,站起身来,走到丹陛下边,打量着一个个官员,说道:“朕知道前面两次征讨失利,诸位爱卿担心朕依旧打不赢。但诸位想错了,高句丽占据的乐浪郡,自秦汉以来就是中原王朝的土地,如今占了朕的土地,还不纳贡称臣,反而与朕作对,此乃目无天朝!”

    隋炀帝猛转身,快步走回丹陛之上,提高嗓音说道:“无论诸位爱卿怎么想,朕意已决,非东征高句丽不可。”

    不管隋炀帝怎么说,谁也不敢抬头,只听隋炀帝喊道:“宇文述!”

    “微臣在。”

    “朕封爱卿为兵马总调度,五日之内点兵,十日之内开拔!”

    “遵遵旨。”

    一连几日,萧皇后不见隋炀帝回宫,总是担心隋炀帝再搞东征之时。只见陈贵人走到跟前,劝道:“娘娘出去走走吧,别总憋在屋子里了。”

    萧皇后道:“哀家头两日说话,憋了皇上的心思,看来这回是真生气了。”

    “娘娘说哪里的话。”陈贵人道:“刚才听小太监说话,听说皇上这几日一个人在宣文殿,又要东征高句丽了。”

    “什么?”萧皇后一愣,真是怕什么来什么,萧皇后问道:“陛下还要东征?”

    “听太监们说,陛下不克辽东誓不还朝,将三征高句丽彪炳史册,留名万古。”

    萧皇后顿觉两腿无力,瘫坐凳上,对陈贵人说道:“往日陛下一展宏图,哀家总是心随万里,生死相依;而今皇上高谈阔论,哀家心如刀割,起食难安。究竟是何缘故?”陈贵人也不敢说,只得好生安慰,不让萧皇后多想。

    到了次日,几个小太监来干阳殿收拾行装,萧珺问道:“这是何人命你们在乾阳殿收拾东西?”

    一个太监答道:“皇上有旨,明日就要御驾亲征辽东,昨晚就传谕荣国公来护儿暂停剿贼,又要海陆并进,东征高丽了。”

    另一个太监也说道:“皇上说了,要让娘娘亲睹讨平辽东,共襄大业盛典。”

    “共襄大业盛典?”萧皇后质问一句,寒心万分,感同泣血,失望至极。便不再理会,含着一丝失望离开,任由太监安排。真可谓:

    三征高丽枉狂言,何想子民久熬煎。

    人神已是共愤怒,谁愿舍命奉龙颜?

    大隋大业十年,公元614年二月,信誓旦旦的隋炀帝统率大军,进发涿郡,浩浩荡荡开始了第三次征讨高句丽。

    漫长的队伍,行进来出征路上,大批的军士肩扛兵刃,奔赴茫茫疆场。脚步下荡起的阵阵尘埃,绵延数百里,望不到头。

    萧皇后坐在凤辇之中,透过车窗观望着外面的萧瑟景象。陪护在凤辇一侧正是侄儿萧矩,这萧矩乃是萧珣之子,年方二十有余,跟随皇后护卫左右。大军路过冀州,兵临幽州,只见沿途之上,上百业凋零,人际罕至,除了流浪幼童,连妇人也少见。萧珺掀开车篷窗帘,问道萧鉅:“为何沿途数郡,不见百姓。”

    “回禀皇姑母,此番出征,陛下是扫地为兵,能征的百姓都征了,除了上阵的男子,其它徭役只能征妇人了。”

    华丽的御辇点缀着荒凉的路面,忽然显出一个身影,是个乞讨的老者。萧皇后透过窗子望去,这个行乞的老儿身影似曾相识。虽然头发有些蓬乱,但一定从哪里见过?

    那乞丐走到一个大树下,背靠树盘坐下来,一看乞丐盘坐的样子,萧皇后猛然想起,这人不是杨伯丑么?

    萧皇后命人停下御辇,径直走到树下,走进一看,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