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互相异地而居,比如甲的私兵,需要举家带口的迁往乙的封地,给予一些田地补偿,和免税一年等福利。     贵族们抱着膀子,冷眼旁观。     因为此次变法,并没有涉及到他们的利益,倒霉的,只是那些个对商王室忠心耿耿的王畿侯。     许多人觉得,帝辛这是在自掘坟墓,王畿侯向来都是王室坚定地拥护者,结果一次变法,将所有王畿侯都给得罪了。     怕是君臣要离心离德。     但帝辛却认为,一个好的制度,才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基石。     王畿侯忠勇,但也不乏狡诈弃义之徒。     比如黄飞虎、比如芮吉、比如邓昆,比如晁田、比如徐盖……     他们蒙祖上荫蔽,一出生就注定是封侯拜相之人。     却不思为国尽忠,报答王上隆恩,反而临阵怯战,转投商军。     诚然,王畿侯内,也大奸大恶之徒,也有忠厚尽责之辈,但难保他们下一代,下下代,也像他们一样,为国尽忠。     趁着王畿侯内部还没有烂透,尚有一些忠厚勤恳之辈,不如快刀斩乱麻,一劳永逸的先彻底安定王畿侯阶层,将所有王畿侯拉拢到新贵集团中。     很意外,最先响应的不是别人,正是黄飞虎。     他将家中所有地契尽数上交,让相关官员核实,无比的配合。     “真是一点错都不想让寡人抓到啊。”得知这一消息后,帝辛暗自冷笑。     有黄飞虎牵头,芮吉、邓昆之流,也亦步亦趋,在二人临走,去南疆赴任前夕,嘱咐家人务必配合变法官员,不许有怨言,违者家法重责……     与变法运动一同展开的剿匪行动,自王命宣出后,便开始风风火火的蔓延到了治下各区。     新贵将领各自率兵,开始对山川大泽,进行严密的扫荡。     匪患一直禁而不绝,非商军作战不力,实为当地小吏、大户地主,与匪寇多有往来,甚至是暗自资助匪寇,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故而,在大军扫荡的同时,绣衣门也在密切留意着当地官员大户的一举一动。     通敌者,三族诛杀;隐瞒不报者,满门抄斩。     举报有功者,自然也有丰厚的奖励。     蓟县。     对于帝辛来说,是一个很熟悉的地方。     当年他就是在蓟县生死湖内,取得的阴阳镜。     蓟县,位于佳梦关区域,归佳梦关直接管辖。     蓟县当地,有一座名山,名曰黄花山。     倒不是黄花山景色有多怡人。     而是在黄花山上,有一伙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匪寇,于几年前盘踞于此,声势颇为浩大。     蓟县曾出兵围剿多次,却每次都损兵折将的铩羽而归。     不得已,蓟县县长只能请示佳梦关总兵,派兵剿匪。     遂,佳梦关总兵派一员将领,领八千兵马,在蓟县兵勇配合下,入黄花山剿匪。     结果依旧大败而归。     后来帝辛抽调各关精锐,南下征剿蛮族,佳梦关总兵只得暂缓对黄花山那伙匪寇的清剿,严防北方强敌趁机叩关。     “黄花山有四位寨主,分别是大寨主邓忠、二寨主辛环、三寨主张节与四寨主陶荣,四人不知是从哪里来的异人,皆都身负通天地彻的神通,昔年总兵大人麾下的杨将军,领八千兵马,和五百蓟县兵勇,大败于黄花山下,可见这四位匪寇的厉害。”说话的是胡升。     十年过去了,他已经从原本的幼童,成长为了一位青年。     五年前他入伍,成为魔家四兄弟麾下的亲随,五年后,他已经升任校尉职,此番随魔家四将征讨黄花山,乃为帐下先锋官。     剿匪令自朝歌传来后,佳梦关现任总兵,便点魔家四兄弟为将,领兵马三万,会同各县兵勇,围剿黄花山。     这几乎是唾手可得的战功。     没有人会相信,一伙强盗,能阻挡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