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至德二年,冬雪未化,唐军还没有开始攻城。三月,史思明叛军内讧,史思明为其子史朝义所杀,反贼内部离心。

    围困太原的李承恩等诸将把握时机,一面传书朝廷,一面当机立断,开始攻城。

    历时一月,田承嗣c李怀仙等人眼见形势不妙纷纷向唐军投诚,打开了城门。田承嗣更是亲自捉了史朝义母亲及妻子献于唐军。

    史朝义率五千骑逃往雁门关,天策府由天枪杨宁率领天策骑兵追击。燕忘情亦率领玄甲苍云求追不舍,打算重夺雁门关,洗刷玄甲军的耻辱。史朝义走投无路,在雁门关树林选择了自缢。

    声势浩大的一场叛乱最终被平定,因为一些提前预警和正确的作战方案。这场史书上八年才能结束的安史之乱最终三年,实际上是两个整年宣告结束。

    安禄山c史思明狼子野心最终却都纷纷死在了自己儿子手上,也算是天理昭彰。可是,他们掀起的这场战乱,却毁灭了一个盛世。

    毁掉一个盛世只需要一个昏君,一次战乱。想要重新恢复盛世繁华,却是何等困难。

    安史反贼虽然被诛灭,可是藩镇地方武装的兴起,大唐外强内弱的格局却不是可以轻易改变的。想要改变这种格局,大唐需要一位强势君主。

    这也是李承恩等人明知道建宁王野心,却视而不见的原因。自潼关开始,建宁王一路收买人心,壮大建宁铁卫的同时,也收拢了一些将领。

    如高仙芝c封常清等人得知太上皇几乎听信宦官之言,诛杀他们,这些将军都纷纷选择了提前站队。

    君王无情,虽然当今至德帝看着没有太上皇万年那般昏庸。但是相较于不熟悉性情的皇帝,显然与他们并肩作战的建宁王李倓更可信。

    且收复洛阳时,建宁王身先士卒,悍不畏死,给将士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唐尚武,如太宗皇帝亲征都被传为佳话。如今建宁王能与将士们共患难,相较于只能躲在西京的皇帝自然更得人心。

    至德二年六月,皇帝废太子为逸王,改立建宁王李倓为太子。新帝在还是太子的时候经历过数次政治危机,不过中年就以白发掉发。就算登基为帝,日子似乎也没有好过过少,因此身体并不算好。

    至德二年七月,张皇后病逝,皇帝大为悲戚,竟至不能起身,令新太子李倓主理朝政。

    思及太宗旧事,大家明白,李倓虽为太子,却已是大唐实际上的皇帝了。新帝登基不久,还来不及笼络人心,李倓先一步釜底抽薪,自然要顺利许多。

    新帝登基越久,实施起来只会越困难。不得不说,在当机立断这一点上,李倓表现的比任何人都好。

    李倓作为太子摄政不久,果然履行诺言,为薛直翻案。当年安禄山与奚人勾结,夹击玄甲军。因太上皇信重安禄山,竟给薛直扣上了指挥不力的污名,却赏赐了安禄山。

    如今安禄山是个反贼,想要为薛直和玄甲军洗刷冤屈,并未遇到许多阻力。玄甲军恢复军饷,依旧负责驻守雁门关。

    有燕忘情和玄甲军守在雁门关,外族自不敢轻犯。若有不轨之心,奚人就是最好的例子。

    十二年前,奚人与安禄山勾结,夺取了雁门关。安史之乱,奚人又附逆安贼。史朝义自缢之后,燕忘情率领苍云一路杀到了奚人部落。若非苍云不杀老弱妇孺,复仇而来的苍云战士几乎将奚人灭族。

    边关安宁,李倓才有更多精力来整顿朝政,加强对地方藩镇的控制。安史之乱已经让大家意识到地方势大,中央薄弱的危害。

    另有安禄山c杨国忠党政之时,暗中支持,林立的匪寨;如除不尽的野草一般的天一教和红衣教等等敌对势力。李倓要坐稳皇位,做一个明君,只怕要面临的难题不少。

    另一厢,随着战事结束,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