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回:
大道至简言难尽,
真如常破妄心
破了色欲劫,并非是从此之后无欲,而是“欲”如心猿驯顺c意马收缰,全自己掌控力,该有欲时有欲,该无欲时无欲。网(cclccxcsc一crcgc)百度搜索网址记得去掉c哦亲
玄奘笑道:“悟空,虽过了色欲劫,却因不是佛门中而不必戒色。”
悟空看了师弟一眼,大笑道:“八戒,沙僧,老孙可比们占了便宜了!”
好猴王,瞧他过了色欲劫,心性洗练,不被心魔所扰,喜喜欢欢,持棍开路。其间他大病一场,三日昏沉,十分疑惑仙家之体还能生病,,便于灵台定境中问于菩提祖师。祖师道:“丹道第一劫是劫,离欲所困;第二劫是身受劫,退身之病;第三劫就是魔境劫,正心之偏,都过了。生病便是身受劫,而心性从未偏颇,因此魔境劫奈不得。”
说罢,菩提祖师便详细解释起魔境劫。言语玄妙,难以复述,便用悟空的话来解释罢:
提及魔境劫,便不得不提走火入魔。练武行功时气息走岔叫出偏,而非走火入魔。走火和入魔完全不同,也并不仅限于修行中。譬如受贿而入天牢,即因贪而走火。董卓吕布争貂蝉,便因欲而入魔。简言之,走火入魔便是心有所偏。
这便是世俗中的“走火入魔”。至于丹道中,走火指采药结丹时意念不对,入魔是禅定术语,指的是入定时心生幻境,沉迷其中而不能破境而出。火候不对,便要重新来过。入了魔境,禅定修为不前,心智不能再求解脱。
如何不走火入魔?先要明心见性,直视内心,直指本心,再正心之偏,后修于行止。正心之偏,便要“行之有度”。儒曰“中庸”,即做事情有度,恰到好处,不多不少。浅尝则失之味,过之却犹不及。行为作事光明正大又不失分寸,是为“中庸”。
怪道说“三教合一”,儒,道,佛到极处,原来本无分别。悟空了然于心,四众继续西行。正遇严冬之景,但见那林光漠漠烟中淡,山骨棱棱水外清。
师徒们正当行处,忽然又遇一座大山,阻住去道,路窄崖高,石多岭峻,马难行。忽听嘶马鸣,悟空手搭凉棚望去,见一群架着鹰犬,挑着狐兔,抬着獐鹿,一个个腰挎弯弓,手持利刃,纵风雾踊跃而来。为首者身着铠甲披风,孤傲俊丽,风采俊秀,赫然是显圣二郎真君。
悟空被一缕反光晃花了眼,他揉了揉眼睛道:“师父,那是梅山七圣兄弟,倒好留请他们。”
玄奘道:“既是兄弟,极该留请。”
悟空为难道:“但内有杨戬大哥,于五百年前曾受他降伏,拉不下面子见他。不如令八戒且去拦住,叫道:‘真君,且略住住,玄奘之徒孙悟空此进拜。’他若听见是,断然住了。待他安下,咱们却好见。”
那八戒听了,点头称是,急纵云头上山拦住,厉声高叫道:“真君,且慢车驾,有玄奘之徒孙悟空请见哩。”
杨戬见说,凤目圆睁,即传令就停住六兄弟,与八戒相见毕,急急问道:“悟空何?”
八戒道:“现山下听呼唤。”
二郎皱眉道:“他既然,怎生不来见,却令来?”
八戒忽笑道:“大师兄封了关于真君的记忆,只道曾受降服,抹不开面子哩。”
杨戬剑眉下垂,望着山下叹了口气,又深吸一口气,振作道:“兄弟们,快去请来。”六兄弟乃是康c张c姚c李c郭c直,各各出营叫道:“孙悟空哥哥,大哥有请。”
悟空这才上前,对众作礼,遂同上山。
那杨戬见了悟空,忙携了他的手,看了悟空片刻,方笑道:“怎么还不将等引见给师父?”
悟空却也发愣了一瞬,又揉眼道:“真君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