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萦绕。

    又是一番场面上的礼节,朱厚照终于结束了灵隐拜佛。

    在一应侍臣的簇拥下,天子上了銮驾,返回杭州府。

    谢慎一直认为,正德皇帝去灵隐寺拜佛不光是仰慕这座千年古刹那么简单。

    但他又说不出缘由。直到皇帝在銮驾上亲口对他说想要重新清丈灵隐寺的土地时,谢慎才恍然大悟。

    谁说正德皇帝愚痴来着,人家明明是洞若观火啊。

    自打谢慎新政实施以来,各种弊端一一呈现。

    正德皇帝看在眼里,急在心中。

    便说这寺院名下的土地就是一笔糊涂账。

    皇家钦赐的田地掰着指头都能数过来,怎么可能寺院名下的都是钦赐田地?

    很多时候,朝廷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可这些寺院竟然得寸进尺,各种挑新政的不是。

    这让正德皇帝忍无可忍,决定拿几家大的寺院开刀。

    其中便有这灵隐寺。

    灵隐寺始建于东晋咸和元年,是杭州第一名寺。

    其香火之盛,在大明两京十三省无出其右者。

    比起灵隐寺,另一座千年古刹潭柘寺的香火就显得相形见绌了。

    潭柘寺更多是由皇家或者皇家的附庸——太监捐赠香火钱,而灵隐寺则是由杭州乃至整个浙省大豪商供奉。

    说句大不敬的话,皇家还真的没有这些富商有钱。

    如果灵隐寺仅限于此得些豪商的香火钱过小日子也就罢了,偏偏其名下的土地还越来越多。

    当地的官府管也不敢管,只得这么混着。

    朱厚照此番南巡第一站之所以来杭州,便是想要治一治这股歪风邪气。

    “陛下英明!”

    谢慎由衷的对天子称赞道。

    “臣感激涕零,臣替杭州的百姓感谢陛下!”

    朱厚照摆了摆手道:“先生谢朕做什么?朕是天子,若是连朕都不去管这事,还有谁会去管?”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既然它在大明开寺建院,普渡佛法,就要遵守大明的律法。朕就是要让他们明白,缴纳粮税是他们的份内之事。”

    谢慎心中不由得感慨,天子终于长大了啊。

    不得不说,这个慧静法师真的是作死。

    身为一寺主持,竟然连这点眼力见都没有。

    在天子驾临的节骨眼上,竟然搞什么抽签许愿,解签谄媚的事情。

    若是他装装穷,哭哭诉或许还能有个好结果。

    “这件事先生便不需要操心了。朕自会教训他们一番。”

    朱厚照一边揉着手掌一边道:“不说这些了,那新军先生征募的如何了?”

    提起此事,谢慎就是一肚子的火啊。

    杭州一府二县自不必说,统共也没有征募到多少人。他又命四名千户到邻近村子去征募,结果也只比杭州府内的情况稍好,征募到了一千余人。

    等于偌大个杭州府一共只征募到了不到两千人,这可比谢慎的预期五千人差了太多。

    “陛下,新军征募一事恐怕不容乐观啊。”

    谢慎如实奏禀道。

    “先生且说说看。”

    谢慎叹了一声道:“臣还是低估了江南百姓的乡土情结。”

    新军与传统卫所官兵的一大区别就在于卫所官兵只驻扎在当地。便说这浙省卫所官兵,最多接受临时调遣,抗抗倭寇,绝不可能像募兵那样随意调遣。

    而谢慎创立的这新军,显然更为职业化,训练过后可以在任何情况下接受调遣。

    江南百姓大多有着浓重的乡土c宗族情结。让他们时刻准备着背井离乡,确实不太容易让人接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