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天才壹秒記住『   qu 】南京最高的山,紫金山在城东,远远看去,就像是一条匍匐的龙,龙头在燕雀湖。从八卦角度而言,南京城东属震卦方位,帝王居住偏东,合于的‘帝出乎震’之意。而城南的三山,从上往下看,就像一只蹲着的老虎。太祖为了占据龙头,沾龙气,于是下令调集几十万民工开始填湖,可燕雀湖地势低洼,填了好久都未能填满,那怎么办呢?

    此时,泰宁侯陈珪站起来,“皇上,臣幼时听过一个故事?不知道是真是假?”

    “什么故事?”朱棣一脸好奇。

    “臣的故事,正是跟这燕雀湖有关。”

    陈珪绘声绘色的开讲了,“当时传言江宁有个老头叫‘田得满’,太祖就派人去找来这个人,老头被找来以后,开始被当做神一样,还煞有介事地举行了一些祭祀的仪式,太祖爷将田得满封为湖神,一切停当之后,最终把他给绑了起来,扔到湖里去了,据说不久燕雀湖还真的填满了。”

    泰宁侯陈珪一口气讲到这儿,微微皱眉,“其实建王宫时臣还小,也不知道这个故事是否真实,但臣的确知道由于填湖工程确实太大,死了不少民工。耗费的土石不知其数。”

    “正是如此,看来爱卿深知太祖当年营建南京宫殿内情,以后朕的北京宫殿营建事工作就交由你督办。”

    朱棣当即奖励这个和他唱双簧的心腹之臣。这个泰宁侯陈珪,永乐四年就被朱棣派往北京,一直在秘密规划北京营建工作。

    此时,成山侯王通见皇上对泰宁侯陈珪大加赞赏,便也站起来应和道:“所以老南京人有这样的说法——移三山填燕雀,即将南京城西的三山铲平了,才填满燕雀湖,因为当时笃信风水的太祖觉得,一个城,既有龙又有虎不太好,所以就不惜一切代价移三山填燕雀了。”

    刚说到这儿,安远侯柳升忽然站起来,神秘的拱手回禀:“皇上,其实微臣早就暗暗发现大明皇宫一个问题,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但说无妨,今天你我君臣一家,共商建北京宫殿大业,任何意见或是建议都可毫无保留的提出。”

    朱棣见此刻大臣们反响热烈,满面春风,龙颜大悦,当即鼓励安远侯柳升讲下去。

    “是,皇上。”安远侯柳升恭敬的一拱手,转而声音变低了,“经过三个阶段的营建,大明宫算是建成了。只是三大殿--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等这些高大宫殿建在原先的燕雀湖中,重力太大又不均衡,这导致了宫殿严重前高后低。所以这座虎踞龙盘的大明皇宫,竟然出现了前昂后洼的现象。”

    安远侯柳升神秘的看了周围一眼,“家父早年在钦天监工作,所以微臣对风水略通一二。按照先祖的山水术说,房屋后面低,意味着祖先靠自己,没什么根基可凭借,这倒是吻合了太祖自身的经历;可前面高,意味着对未来的儿孙大业不利皇上,这可是帝王风水的大忌……”

    此时,朱棣面上露出欣喜之情,难得今天带来的这几位心腹大臣,都能洞明世事,说出了他心中早就想说的话。

    他赶紧水推舟的说道:“其实太祖在世时,就曾发现这个问题,只是他精力有限,自然该我们做儿孙的,为父皇达成夙愿。”

    说罢,他神情一震,“前事之师后事不忘,这一次,兴建北京宫殿,务必规避南京宫殿时出现的种种问题。在座的各位,是风水,玄学,预算,工匠等各方面的精英,朕要兴修一座伟大的皇城,可以屹立后世,千年无恙。”

    “是。”所有人齐声回答。

    二红发现,北巡回来的永乐帝,一方面躇踌满志,整日谋划,一方面却茶饭不思,时时发呆。

    她明白,永乐帝是为迁葬贤妃的事愧疚。

    营建北京宫殿刻不容缓,自然,迁葬权贤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