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就此换来一夜戏剧性的结束。

    活剐了三千宫人之后,朱棣借口宫中需要补充新人,永乐十年的元宵,一口气又新封了十几个妃嫔。

    这些新人并不知道张贵妃为什么失宠,却很知道拜高踩低。

    张玲珑不争不抢不闹。安静的一如从前,甚至比权妍儿得宠那阵还低调。

    吴二红暗忖,作为豪门勋爵世家,张玲珑对荣华富贵的起落沉浮看多了,她心里自然比谁都明白“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道理。

    有时候,不争便为最大的争。

    当有一日,需要争的时候,她会比谁都出手狠、准、快。

    看她现在长伴青灯古佛,在宫里,比一个最低级的选侍行事说话都更小心。

    二红不知道,这样的张贵妃,是可悲,还是可怕。

    菁华宫的宫门,因为长久没有人客,也许都长了草。

    其实,贵妃张玲珑并不是受这场“鱼吕之乱”殃及最惨重的。

    最惨的是太子。

    这次的“鱼吕之变”事件发生后,多疑的朱棣渐渐开始怀疑,此次事件,是否只是单纯的宫人所为?

    他们今日可以谋害贤妃,他日如何不敢谋害皇帝?

    张贵妃既然已经失宠,表明皇帝早就疑虑英国公了。而英国公的幕后主人,当然是太子朱高炽,他一直是太子的贴心支持者。

    永乐七年,太子监国时,就给朱棣留下了很不愉快的感觉,这次,太子在贤妃投毒事件中到底扮演什么角色,更加令朱棣恼怒。

    儿大不由人,更何况,是跟皇权挂钩的太子?

    就算他本性不坏,可是否经受得了宝座的诱惑?

    现在想来,除了死去的权妍儿,53岁的朱棣认为,身边竟然没有一个可以信赖的人。

    吴二红现在还在奉天殿走动,原来的大太监王喜被凌迟处死后,奉天殿里已经换成了一个新来的内侍,叫做杨庆。

    此人剑眉虎目,有股子太监所没没有的英气,跟此前慈眉善目的王喜公公是天差地别。

    死了那么多人,宫里重新换来的全是一批新人。

    一切都是陌生的。

    虽然皇帝还是那个皇帝,但朱棣的眼睛看着二红时,二红感觉那目光离人很遥远,眼睛上面就像蒙了一层模糊的水雾,看不清他的内心。

    这是进宫以后,吴二红从未有过的担心。

    她担心的不是她自己,她担心的是她所挂念的皇室小帅哥朱瞻基。

    (亲们,有一首老歌叫做,其实,我挺同情像张贵妃这种人的,得不到爱情,就只剩一个伤心的吻啦。喜欢你就票票支持,求推荐,求收藏。求打赏。)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