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6/11)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一般见识。”

    秦桑对她倒不觉得讨厌——委实因为易连恺已经太让她讨厌,所以对着这女人,她反倒恨不起来。她自重身份,并不答话,只是看着易连恺。

    易家的家规倒是严谨,尤其禁嫖禁赌,更惶提纳妾。虽然易继培自己左一个姨太太,右一个如夫人,三个儿子却被他管得老老实实,易连恺玩归玩,在老父严规之下倒还不敢逾雷池半步。此刻见秦桑瞧着自己,心下更是恼怒,说道:“你先上楼去。”

    秦桑当着外人,不便与他争吵,便只淡淡地瞧了他一眼,起身上楼。她在房间里素来安静,随手拿了本西洋杂志看了看,没一会儿就听见楼下有汽车的响声,韩妈进来悄悄告诉她:“公子爷带着那个女人坐汽车出去了。”

    这倒也是意料中的事,没想到韩妈却又告诉她:“连新来的潘副官也没让跟着,公子爷真是……也太胡闹了……还有那个女人,竟然好意思寻上门来,也真真不要脸。”

    秦桑想,潘健迟初来乍到,且又是自己所谓的表亲,易连恺大约不好意思叫他跟去。不过这倒是个极好的机会,于是对韩妈说:“潘副官现在在哪里呢?我正想进城去买点东西,叫潘副官陪我去吧。”

    韩妈以为她是和易连恺在生气,便笑道:“少奶奶出去逛逛也好,总在家里也生闷。”就侍候她换了出门的衣服,又下楼叫人准备车子。

    因为易连恺不在军中任职,所谓的副官其实也就是侍从和听差的头头,亦不穿军装,只是陪着他吃喝玩乐罢了。潘健迟依旧是西服革履,风度翩翩地照顾她上车之后,自己坐了司机旁的位置。她满腹心事,奈何车上还有司机,不便说话,所以只是静静看着车窗外的风景。

    车子风驰电掣地从盘山道上下来,不一会儿就到了镇上。这里虽然是个小镇,却因为山上避暑的显贵甚多,所以颇为繁华,两条十字街全是青石板铺的马路,两旁店铺云集,卖的东西更是吃穿用度一应俱全,琳琅种种并不比昌邺城中的货色差,只是价钱自然要贵上一层。

    潘健迟倒是把规矩做了个十足十,先下车来,亲自撑起伞来替秦桑遮着太阳,秦桑下车之后,打开手袋给了司机十块钱钞票,说道:“潘副官陪我逛街,或者就去吃小馆子,你把车子停在这里,自己先去吃饭吧。”

    司机自然是巴不得,接过钱就走开了。潘健迟跟在秦桑的后面,陪她走了几家店铺,亦买了几样东西。一手替她撑着伞,一手拎着些衣料之类的纸匣。秦桑虽然觉得有许多话要对他讲,可是终究一言不发,直到最后烈日当空,街上渐渐热起来了,她见街对过有一间西餐馆子,便走进去了。

    西餐馆的招待那是最有眼力,尤其是这镇上的西餐馆招待,都是一双厉害眼睛。一看秦桑的穿着打扮,便知道来头不凡。后头又跟着一个听差撑伞拎东西,肯定是在山中避暑的大户人家小姐或者少奶奶,于是满面笑容地迎上来,先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引他们到安静的二楼去。

    午后生意清淡,整个二楼就只他们一桌客人。雪白的餐布上烫着金色的曼陀罗花,阳光透过玻璃照进来,映在那烫金纹路上,一丝一丝漾起金光,却是灼得人眼睛也痛了似的。

    秦桑握着冰水的杯子却不喝,慢慢看杯壁上凝出水珠,有一道水痕突兀地滑落,沁得掌心微凉。她把杯子放下,抬眼看着潘健迟,轻声问:“你到底想做什么?”

    潘健迟笑了笑,并不答话。秦桑心乱如麻,说道:“你既然留学东洋,回来自然应该作一番事业,为什么竟然甘愿来寄人篱下,受人差役?”

    潘健迟却微微一笑:“人各有志,我就算空有一身抱负,一介书生,无背景无靠山,谁会睬我?倒是易公子对我青眼有加,所谓士为知己者死,我觉得值得。”

    秦桑万万没想到他会说出这样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