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昭让贾褒和司马攸三日后完婚。
贾充开始准备。
贾充真不知道这事对他来说是喜还是忧。
不管贾充心里怎么想,司马昭的话他不敢不听,司马昭说女儿贾褒和司马攸三日后完婚,女儿贾褒就得三日后和司马攸完婚。
第一要做的事,就是把贾褒接回来。
贾褒不在贾府。
贾褒正跟师父学艺。
贾充打发人叫贾褒去了。
第二天,贾褒c莲花回到贾府。
不管贾充的心里怎么乱,贾褒的心里还是挺高兴的。
贾褒心里高兴有三个原因:
一,结婚是好事,谁到了结婚的时候都会高兴,结婚的时候没有哭的;
二,嫁司马攸之后,她可以摆脱他爹和她继母郭槐的“魔爪”;
三,也是她最高兴的,嫁司马攸后,司马攸有可能是将来的皇上,司马攸如果当了皇上,她自然就是皇后。
本来是父女,可顾怀心腹事。
三天的时间很快就到,很快到了贾褒和司马攸结婚的前一那天晚上。
贾褒和司马攸结婚的前一天晚上,贾褒的爹贾充和司马攸的爹各在自己的家宴请宾朋。
为什么晚上宴请宾朋呢?
有些人白天有事来不了。
单说贾充这边。
贾充这边来贺喜的人很多。
谁都知道贾充是非常了不起的人物,贾充的女儿结婚,当然会有很多人来“送贺礼”了。
贾充可以说是朝里的二号人物。
朝里的二号人物,那还了得!
朝里的头号人物是司马昭。
司马昭更不得了,皇上都得听他的。
朝里的二号人物是贾充。
贾充也是一个比皇上都厉害的人。
贾充也确实比皇上都厉害,以前的那个皇上曹髦不就是被贾充杀死的吗?
所以,贾充的女儿结婚,来送贺礼的人很多。
不过,那些来送贺礼的人都是溜须拍马捧臭脚抱大腿之类的人。
来送贺礼的人可多了,溜须的来了二百多人,拍马的来了三百多人,捧臭脚的来了五百多人,抱大腿的来了七百多人。
贾充见来了这么多贺喜的,他心里非常高兴。
因为来的人越多,他收的贺礼越多。
贾充乐得眉毛都笑了。
贾充非常高兴,他陪客人喝上酒了。
来“贺喜”的人,也转捡贾充爱听的话说。
有人说,贾充将来必然会步步高升。
有人说,贾充将来一定能当上丞相。
有人说,贾充将来一定能长寿。
有人说,贾充能寿活九十。
有人说,贾充能寿活九十九。
没人再敢多说了。
再多说,贾充就不是人了。
贺喜的人当中,也有不高兴的。
也有咬着牙来的。
而且咬着牙来的还占大多数。
有些人本不愿意来随礼,可不来随礼不行。
有些人本不愿意给贾充送这么多的礼,可不给贾充送这么多的礼不行。
别人都来给贾充贺喜,自己不来,有些人担心贾充将来会给小鞋穿。
别人一下子给贾冲一万铢钱,自己不给贾充一万铢钱,有些人担心贾充将来会给小鞋穿。
当时的货币单位是铢,一万铢钱,当然是很多钱了。
贾充对来随礼的人的待法,也分三六九等。
随一万铢钱的,在客厅待。
随一千铢钱的,在偏房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