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羊祜上书伐东吴

    晋咸宁二年(276年)10月,司马炎命平南将军羊祜为征南将军(将军府设在襄阳),恢复了以前的职权,开府仪同三司(太尉司徒司空)。羊祜上书司马炎,请求进攻东吴,书中说:

    “先帝(指司马昭)顺应天时,在西部铲平了巴蜀,南部和孙吴交好,海内百姓得以休养生息。而东吴首先背信弃义(指266年东吴首先发难),使边境重燃战火,运数虽然是由上天安排的,但完成功业,却需要人为的努力。不灭掉东吴,则人民就不会得到安宁。也是为了光大先帝盛业,实现无为而治的教化。尧伐丹水,舜征三苗,都是为了使天下安宁c制止战争和天下大同。当年平蜀之时,天下人都以为应当一并灭吴,而蜀灭至今已十三年了,可以说是一个周期了,各种谋略方案很多,但最后的决定仍在陛下。

    历史经验表明,凡是凭险阻而得到保全的国家,是指它的实力与敌国相差不多。如果内政混乱,国势衰败,纵然是再险恶的屏障都不能拯救自己。蜀国的过境,并不是不够险恶,大家一致认为,只要一个人拿着武器站在那里,一千个人都无法前进。然而灭蜀进军时,蜀国好像连一道篱笆都没有,我军乘胜而入,如同席卷,直接抵达成都,汉中一带的蜀兵,像鸟栖于巢一样不敢出动。这也并不是没有作战之心,而是力量无法与我军抗衡。到刘禅投降时,各据点跟着星散。目前江淮的险恶不会超过剑阁(今四川省剑阁县北剑门关),孙皓的暴虐超过刘禅,东吴人民的苦痛超过蜀国,而我们军队的实力强过以往,不趁此机会平吴,却只守边境,使士兵役夫日夜辛苦于战争徭役,旷日持久。

    现在如果命梁州c益州的部队水陆并进,顺长江而下;荆州及故楚王国之地的部队进逼江陵;平南将军胡奋c豫州州长王戎直指夏口;而徐州c扬州c青州c兖州部队,则在建业会师。以东南一角的吴国,抵挡从四面八方进攻的大军必然兵力分散,人心慌乱,各种军需紧急难备。巴蜀c汉中的奇兵趁他们的空虚而入,只要有一处突破,上下震动,纵然有奇才出现也不能拯救灭亡之势。东吴依靠长江建国,长江东西长达数千里,承受敌人攻击的地方太多,永远不能停息。孙皓肆意妄为,与下属互相猜忌。中央不信任将领,士兵被困在荒野战场,没有保国安民之计,人心散乱,平时都有叛变之心,一旦兵临城下,必然有人响应而来降,他们不会上下一心,拼死抵抗,可以预见。

    东吴的军队攻势凌厉但不能持久,弓弩戟盾等又不如我们,只有水上作战,是他们的长处,但我军一旦进入吴国境内,他们就无法保住长江而退守城池,则长处无法发挥。我军深入敌国,远离后方,必有死战的决心;吴人在本土作战,会有败则退而守城的念头。这样看来,平吴之战是很快可以取胜的。”

    司马炎对羊祜的上书深表赞同,但是政府大多数官员正在忧虑秦州凉州与秃发树机能的战事,羊祜再上书:“东吴削平之后,胡人叛乱自然解决。现在的问题在于需要迅速灭亡东吴。”但参与决策的人仍不同意,权臣贾充c荀勖c冯紞这个“铁三角”更是坚决反对。羊祜叹道:“天下不如意的事总是十有七八(这就是这就话的出处,后为: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目前有些人当断不断,怎能不让的英雄豪杰引以为憾!”

    只有度支尚书(财政部长)杜预c中书令(最高立法机构首长)张华,跟司马炎的意见一致,赞成羊祜的计划。司马炎犹豫不能决定。

    咸宁四年(278年),羊祜生病了,病来得很凶,自己的身体自己最了解,羊祜预感到时日无多,亲自到洛阳朝见司马炎,陈述伐吴大计 。到洛阳后,司马炎特批羊祜坐软轿到金銮大殿,免去叩拜之礼,直接落座。羊祜当面向司马炎报告进攻东吴的详细计划,司马炎表示完全赞同。因羊祜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