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员未必真的看好杨素,奈何叶老大发了话,他们必须坚定顶上。

    未曾亲身经历,杨素决计想不到一个九品的微末小官竟在金銮殿上点燃了烽火,而他自己,就在这个政治漩涡的中心,他忽然觉得叶一清所用的“恰逢其会”真是再贴切不过了。

    这时,李正老大当然不能做缩头乌龟,下面的小弟都在等着他发话呢。于是他出列反驳:“好一个变法宜矣。皇上,臣以为叶阁老的想法太过片面。恕臣直言,会同馆乃朝廷接待天下各国代表所属,这两个西方僧侣就可以代表法兰西国?这样的人入住了会同馆,才是真正的贻笑大方,引天下之人耻笑。”

    “皇上,我华朝乃是礼仪之邦,臣以为任何越礼行为都应坚决反对,这两位西方僧侣不如安置进护国寺,让他们入住会同馆实在有失妥当,礼部增设官职一事还需再做讨论。”

    此时李正的一班小弟自然跳出来附议,有的口口声声说李首辅老成持重,文武百官,国器也,国家社稷之根本,没听说过随便增设国器的。又有的质疑林克c塔沃尼两人根本没有住进会同馆的资格,如果以后随便来个茹毛饮血的野人,也可以住进去吗?

    一时间朝堂之上,唇枪舌剑,口水满天飞。这个时候杨素不得不感慨还是举手表决好,这样吵来吵去,引经据典,各有各的道理,什么时候是个头呢?

    光熹忽然清了清嗓子,伺候在一旁的李贤立即取了干净的手帕递到光熹手里,太和殿上本来吵得不可开交的状态逐渐静了下来。光熹将手帕塞进李贤怀里,然后似笑非笑地说道:“朕想听听探花郎的想法。”

    杨素此时已经被打上叶派的烙印,正所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他来不及细想,开口说道:“臣初读《大学》,对格物二字不甚理解,曾想过竹子为何不向地底生长,而向天空生长。于是便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失败。臣却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臣以为,西洋的格物之学一定有意义非凡之处,而精通它们的两位西洋僧侣,就是我们大华朝的客人,臣愿意尽自己所能,做好对客人们的接待。”

    杨素情急之下,就把明朝哲学家阳明心学创始人王守仁身上的趣事安在了自己身上,力求让自己的话情真意切更加可信。

    他刚把典故说完,立即就有大臣出列攻讦:“格物之说,古今聚讼有百余家。多少博学大儒对格物尚有不同理解,区区西洋夷人就能说清楚?杨探花你怕是做学问做错了方向吧!”

    光熹摇了摇头,对杨素说道:“杨卿,你的心意朕了解了。”

    说到这里,他又转而说道:“格物之说,正是因为有各种不同的理解,才更应该多了解多探讨。”

    李正听到这里暗叫不好,立即出列说道:“皇上,臣以为”

    光熹却是打断了李正的话:“李先生,怎么?礼部成了老虎的屁股,摸不得了?朕也摸不得?”

    李正悚然而惊,六部之中除了礼部,哪个不是叶李两派势力盘根错节,犬牙交错。自己在礼部越得势,越压得叶一清抬不起头,最后不得不放弃礼部的,恐怕反而是自己。心思电转间,他已经做出了决定,屈膝跪下说道:“臣惶恐,臣不敢!”

    光熹面无表情地说了声“免了”,又道:“差礼部c吏部合议官职增设事宜,散朝。”

    说完,他也不等李贤,径直起身绕过了皇椅之后的屏风,不见了踪影,李贤尖着嗓子仓促喊了一声“退朝”,便紧跟着光熹去了。

    杨素痴痴跪了半晌,只觉得嘴唇有些发紧,诧异地想着,刚才光熹是对李正发火了吗?他还在愣神间,忽然觉得肩上一紧,抬眼看时却是叶一清高大的身影就在眼前。

    叶一清伸出双手将杨素托了起来:“跪着干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