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最快更新南明大丈夫最新章节!     1649年九月到十月间,大魏击败瓦剌的消息传遍西域,引起了巨大的震动。     此时,大魏王邀请诸部,前往天山会盟,周边部落为了探听虚实,或是畏惧大魏的实力,纷纷派遣使节前往天山,有的部落首领甚至亲自带队前来。     时间到了十月底,各部落首领,齐聚天山南麓的龟兹镇。     这时在天山脚下,魏军按着直属,各列成阵,组成一个个军阵,旌旗蔓延,飘扬数十里,放眼望去,蔚为壮观。     选虎、定西、龙骑三部马军,加上少量的藩兵,共计四万人参与校阅。     在天山南麓的山坡上,则是人山人海,数千叶尔羌的百姓,占据大片区域,对山下的魏军指指点点。     这时高义欢与众多部将,还有各个部落的首领,站在一座高台上,正注视着山下的盛况。     虽说,为了会盟,高义欢也有所准备,但是依然有许多方面让高大王不太满意。     比如如此盛况,居然没有画师来记录着一盛况,历史要流传下去,不被后人忘却,除来文字和碑文记载,还可以用画卷的形势流传。     一个历史事件距离太久之后,后世难免出现一些提出质疑的人,这个时候就需要官方记载、民间诗文记载、瓷器上的绘画、以及画卷等多方来佐证,来印证确实有这么一回事儿。     永乐征讨蒙古就是,没多立几块碑,多画几副画,加上他自己又喜欢改官方史,搞的后世有人质疑,北征蒙古不过是转了几圈而已。     高义欢可不希望有人质疑他的丰功伟绩,因此他想让画师记录下来,这不仅是一件振奋人心的画卷,多年后,也将是他创造的一件价值不菲的瑰宝。     只是可惜,大军出征,不可能带上画师,最后只能由几名叶尔羌的画匠来操刀。     此时,在高义欢身后,各部落的使节,看着山下的场景,也是议论纷纷。     这次不仅是高义欢请的各部使节前来,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刚被打的大败的巴图尔珲,也派遣了使者前来,凑这个热劳。     当然,准格尔的使者并不是来给高义欢称臣,更多的目的是来刺探,来缓和关系,看能不能换回准格尔部的俘虏。     这时在众多使节中,准格尔的副使用胳膊戳了僧格一下,急声道:“王子,你快看,那不是辉特部的扎巴干么?”     巴尔楚克大战时,僧格并不在叶尔羌,而是去了西北面的秋明堡,寻找罗刹人,向他们买个一批火枪和火炮,可是没等东西运回来,巴图尔珲便已经失败。     僧格心头一惊,忙顺着副使所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看见一个熟人,再仔细一看,不只是辉特部,和硕特和杜尔伯特部也有人前来。     “岂有此理!”僧格见此瞬时大怒,分开人群,忽然抓住一人,拧住他胸前的衣襟,怒声吼道:“扎巴干,你来此做什么?”     这时交谈的几人看清是僧格,脸上立时一惊,遂即又露出尴尬之色,但很快脸涨得通红,色厉内茬的反问道:“你又来此做什么?”     僧格闻语脸上微愣,对方居然敢反问自己,他瞬间大怒,挥起拳头便一拳砸在扎巴干的鼻子上。     高义欢回头看了身后的骚动,脸上露出淡淡笑意,然后向后一挥手,便有穿着铁甲按着战刀的甲士,奔着僧格等人而去。     有魏军甲士的到来,立时便将这两伙人分开,为了防止他们斗殴,甲士将僧格一行带到校阅台的边缘,三部使者则带到了高义欢的身边。     僧格以一敌三,甚为神勇,可脸上还是吃了几拳。     这时他沉着脸站在东侧,目光却看着漠西三部的使者,这几个二五仔,居然跑来参加魏国的会盟,还站在高义欢身边,地位仅次于阿布杜拉,心中立时就大骂起来。     可是在大骂之余,僧格内心也提起了警惕,这三部极有可能倒向西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