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最快更新南明大丈夫最新章节!     高义欢在彭措多伽的营地,渡过了一个美好的夜晚,藏人热情好客,让他深有体会。     如果不是身为魏王,高义欢一定多逗留几日,但是他事务繁杂,不得不尽早动身,继续巡视。     在许诺资助彭措多伽,让他招募旧部,号召藏人推翻和硕特蒙古汗国的统治,并答应给他提供粮食、兵器,甚至火炮,派遣校尉替他训练军队后,高义欢便继续向西巡视,前往西巡的最后一站。     彭措多伽知道接受西魏国的资助,今后必然会被西魏国控制,但是相比于重返拉萨,被西魏控制又算什么呢?眼下黄教不是一样,是借助固始汗来统治乌斯藏么?     高义欢从关中一路巡视过来,经过多日的观察后,他已经对陇右、河煌地区的情况有了相当的了解。     这里汉人的势力在收缩,蒙古人和藏人在扩张,多民族杂居,农耕退化,畜牧业发达,正逐渐胡化。     “大王,前面就是和尔河,那里有三个司的驻军,继续往西就是藩府的盐场了。”李定国提鞭指道。     “和尔河?又是些怪异的名字。”高义欢微微皱眉,开口说道:“从今以后,但凡我西魏控制版图内,无论是城池,还是山川河流都要改汉名,归附的少民也要鼓励他们改汉姓,说汉话,不要用任何东西来提醒他们有什么不一样,要潜移默化的吃掉他们。”     在关内,民族比较单一,但是关外却避免不了遇见多民族的问题。     胡汉杂居,多民族聚集于一个地区,必然会有各种矛盾,这个时候,再去强调民族间的差异性,只会造成更大的隔阂和矛盾。     汉人善于耕种,蒙古人和藏人善于畜牧,各有所长。     西北方向,大多是不适合耕种的土地,西魏国要向西扩张,用得上他们,只要归附西魏,就是西魏人,他们没有文化,没有语言,没有历史,连居住的地方都是汉名,再加上西魏国强大的话,一两代人后,就能彻底消化这些地区。     跟在高义欢身后的陈名夏,在高原上头有些发晕,反应有些迟钝,愣了会儿,才反应过来,高义欢是对他说话,于是忙拱手道:“臣记下了!”     “先生身体不行啊!”高义欢微微笑道,觉得陈名夏身体不如他,已经有点高原反应了,“乌斯藏有不少好东西,等彭措多伽给孤送来,孤王让人也给先生送点过去。”     这是远处已经出现一座用土堆成的寨子,远远看去上面有魏军的黑龙旗在飘扬,高义欢遂即一扬马鞭,“走,过去瞧一瞧。”     数千马军奔驰而来,一行人奔至土寨下面时,土寨却寨门紧闭,墙上甲士林立,剑拔弩张,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     “怎么回事?”高义欢发现情况不对头,立刻勒紧了马缰。     李定国见此一夹马腹,奔驰过去,说了几句,寨门才缓慢打开。     “大王,盐场和附近的部落遭受到了和硕特蒙古的袭击,土寨因此戒严。”李定国奔驰回来,阴沉着脸道。     高义欢微微皱眉,遂即冷笑道:“孤王正准备找他们麻烦,他们就自己送上门来,那孤王开战的借口也就有了。”     西魏国利用漠北蒙古牵制清军,而已漠北蒙古的实力,估计周旋不了多久。     高义欢这次来青海,就是想趁着清军被漠北蒙古牵制的机会,迅速解决来自青藏高原的威胁,避免关中遭受夹击。     这时土墙上一阵人头攒动,寨子里的守军,知道高义欢过来,心头大震,匆忙奔下城去,一名副都尉引着十数骑,从打开的寨门内抢了出来。     “臣拜见大王!”副都尉奔驰到高义欢身前,翻身下马,急忙行礼下拜,“臣不知是大王,还请大王恕罪!”     高义欢抬了抬手,“看刚才的模样,你是准备守堡?”     “回禀大王,今岁我们驻防此地后,一直比较安宁,可最近一段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