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徐州之北,微山湖之南,静山附近的旷野,轰隆一声巨响,暴起一股白烟,漫天的泥土和小石子四处飞落,人马一声嘶鸣,两名清军骑兵被爆炸掀飞,后面的骑兵纷纷勒住战马,队列中出现一阵混乱。     爆炸平静后,何洛会领着一群白甲兵上前查看,地面上一个大坑,还冒着黑烟,是明军的炸包。     这让何洛会微微皱眉,抬起头来,四下扫视,忽然眼睛一眯,抬起马鞭指着远处,大声喝道,“那里!”     他的身后,十多名正白旗的马甲,顿时一夹马腹,冲下官道,向远处一片小林杀去。     林子内立时窜出七八个火红的身影,翻身上马,往南夺路而去。     多尔衮留下三万兵马,坐镇北京,亲自率领两万精锐南下,意图迅速击败明军。     何洛会率领一千正白旗真满洲,作为前锋,为大军开路。     清军原本是想直接突袭,可是不想明军有所准备,居然派出一营兵前出至山东,驻扎于薛水附近的采华山,斥候四出,监视运河两岸。     何洛会击败了这股明军继续南下,便遭受了明军的骚扰,明军妄图阻滞大清军靠近徐州一线。     这时旷野上,清军骑兵分成多股,同明军游骑和斥候厮杀,一步步接近徐州,已经接近徐州北郊。     南面的旷野上,出现一条低矮的山脉,是九里山,然后就是黄河,河的南岸就是徐州城。     此时,低矮的山丘上,升起道道示警的狼烟,让何洛会有些焦急。     北京南下的清军,毕竟只有两万人,何洛会的使命是抢占一处渡口,便于大军渡河,然后突袭围困徐州的明军,可现在看来,恐怕明军已有防备了。     何洛会脸色一沉,一夹马腹,“全速向前,将黄河北面的蛮子全部杀光。”     ······     黄河北岸,境山顶上,竖着一杆将旗,上书“忠贯营指挥刘”。     明将刘肇基立于山头,身边站着马应魁c何刚等将,看着旷野上,出现的清军游骑。     这时一员明将爬上山顶,来到刘肇基身边道:“报指挥,建奴前锋距此十里,主力距此三十里,旦夕可至!”     刘肇基回头看见,河面上船只穿梭,然后问道:“捧日军的援军过来没有?”     “已经登船,过来一半了!”何刚抱拳。     刘肇基又道:“炮队过来没有?”     “陈于阶已经去协调,水师应该很快将大炮运过来。”     刘肇基点了点头,挥手道:“走,去见一见吴指挥。”     ······     山脚下,明军斥候,策马奔回,身后跟着急追的清军骑兵,不断有明军将士被射落下马。     这时矮丘上,明军士卒竖起大旗,火铳c弓箭招呼,才将清军骑兵逼退。     清军前锋见明军已有准备,势单力孤,不敢继续追击,但也并不远去,而是在九里山脚下游弋。     下午,九里山北麓的旷野上,传来雷鸣般的马蹄声,地面上扬起滚滚黄尘,仿佛沙漠中骤起的沙尘。     近两万清军马军,万蹄践踏大地,使得地面一阵颤抖,无数清军开始出现在明军的视野里。     这次,清军来的都是精锐,几乎全是披甲的八旗兵,不是明军在两淮遇见穿着一身布褂子,头上戴个斗笠,浑身上下没什么防护的绿营。     两万甲兵,放在任何地方,都是一支恐怖的力量,战力怕是能超过十多万绿营。     古代士卒,并非人人穿甲,大多数士卒,都是一件破袄子,西魏三十四万大军,带甲也不过十余万而已,只是西魏每次出征,都是征调甲种c乙种c丙种营,很少调动丁种营,所以给人感觉人人带甲,十分精锐。     清军与魏军作战理念不同,魏军上三种营消耗后,立时就能补充,所以喜欢用精锐来做战,而八旗兵,特别是满蒙八旗,受制于人口的因素,不敢消耗,所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